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静待沪港通开门时刻 海外资金涌港意在A股

2014年10月18日 07:2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沪港通,通的可不仅仅是香港。

  9月下旬,台湾股市成交量大幅走低,日均交易量仅数百亿新台币规模,资金备战沪港通被解读为原因之一。

  不仅是台湾,这几个月,来自新加坡、美国、欧洲的部分资金早已来到门外,等待通过香港这一中转站投资A股。

  据测算,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规模理论上将达到9000亿元,是目前所有基金投资A股市值的77%。

  台湾资金移师香港

  9月中旬,李小加亲自率团赴台,拜会包括国泰人寿、富邦人寿等在内的台湾重量级投资机构。有台湾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指出,李小加此行正是为了推广沪港通,“想把台湾资金引进香港、投资A股。”而这次拜访在台湾引发极大关注,联系台湾股市在9月价量齐跌,有台湾媒体甚至将李小加冠以“台股最大敌人”称号。

  这背后正是因沪港通引发的外资效应的一个样本,沪港通特别是沪股通在海外市场恐怕比想像中更热。

  9月台股价跌量缩,9月21日加权指数维持窄幅震荡格局,终场成交值仅653.37亿元新台币,创下2009年2月26日以来近32个月新低。“台股价量齐跌有明年将征收富人税、大户条款和前期走高需要回调等因素,但沪港通带来的冲击不可忽视。除台湾本地资金外,大量海外资金都在考虑均衡配置,9月离场去香港布局。”台湾本地一家不愿具名的证券公司高管透露。按照台股交易量,绝大多数台湾券商将陷入亏损僵局,必须布局沪港通,台湾大型券商拥有香港子公司的,已经提前在香港做好安排,“对于台湾来说,资金借道香港参加沪港通投资,基本没有法律障碍,技术上更是不难实现。只要监管部门允许通过‘复委托’方式让香港券商落盘交易A股即可。台湾大型机构投资资金转到香港非常容易,这部分资金短时间从台股流失难以避免。”

  面对这样的局面,台湾证交所宣布将在明年3月开通“台星通”,并规划推出台日通、台英通,“这样的规划被台湾媒体说成是‘小巫见大巫’,此前有大陆交易所工作人员来台交流,我们了解到台湾证券交易所也表达了开展互通的愿望。”前述证券公司高管透露。

  除台湾证交所之外,亚洲其他交易所在沪港通宣布后也动作频频。

  新加坡交易所宣布筹备在港交所的新资讯中心专门设立办公室,该交易所销售及客户部主管周士达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直接连接可以加快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如果“沪港通”试点取得成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跨境资金流动,新加坡交易所将从中受益。今年8月,有消息显示,日本政府有意建立综合性交易所,让投资者能够“一条龙”地参与股票、利率产品以及大宗商品的交易。韩国也公告称将放宽主板涨跌幅限制,由现行的15%扩大至30%,以抵御沪港通后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带来的冲击,韩国担忧这将削弱其在该指数中的权重。

  海外资金可达9000亿

  在沪港通给亚洲其他交易所带来冲击之时,全球配置A股的兴趣正浓,来自全球的资金已经聚集在香港等着“开门”那一刻。

  9月,瑞银证券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沪港通策略研究会吸引了近280位投资者参加,其中70%来自海外,30%为本土投资者。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参会采访时了解到,这些投资者来自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如何进入A股市场获得投资机会。沪港通政策的实施,便变相使其他投资资金绕过QFII进入A股市场。

  按照兴业证券测算,沪港通开通后,加上QFII,假设额度全部用完,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规模理论上将达到9000亿元,是目前所有基金投资A股市值的77%。

  “近期有德国、美国的投资者来我们这里调研,他们非常关心分红和业绩稳定情况。”一家蓝筹股公司人士透露,讲好沪港通的故事已经成为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手段。

  对于投资者偏好,中信证券(行情,问诊)透露,已经针对投资者进行了意向调查,在业务正式开启前,个人投资者对港股通交易规则、对国际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不甚了解。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港股通业务的开启,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度将不断提高。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将明显高于个人投资者,随着港股通的开启,专业机构投资者围绕港股通的产品创设和创新将开启,个人投资者对港股类产品的投资需求也会提高。随着港股通业务的开展,沪港通的标的证券范围会进一步扩大,总额度和每日额度也会提高。

  每日交投并非100多亿元

  事实上,针对沪港通的交易预判在临近开闸之时更为热门。有消息人士透露沪港通之所以确定以130亿元和105亿元为每日额度的上限,是按照沪、港交易所标的每日成交额5%至10%之间的比例确定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所设定的总额度及每日额度上限不会刻板执行,而将根据市场情况允许少许突破,例如港股通当日交易已经接近105亿元时,从104亿元增至105.5亿元,虽然多出0.5亿元,但仍会予以执行。

  此外,对于每日额度的具体执行细节,交易所在针对券商的内部培训时明确表示将以轧差计算,这意味着每日额度“上限”不能理解为当日流入总额上限,而是买入、卖出额抵消之后的差额,沪港通的实际成交额将超过额度上限。

  不过,在一片乐观声中,无法忽视的是沪港通带来的影响绝对不是增量资金进入而已,而是一个复杂的作用过程,最终效果如何有待市场检验。

  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中国证券研究副主管陈李表示,投资者可能低估了沪港通的长期影响。根据测算,境外资金持仓市值可能会增加到全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近10%,仍然是“少数派”,但具有明显价格影响力。他指出:短期内市场对沪港通预期过高,沪港通在技术细节方面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卖出交易与托管制度、交易时间安排、股东权利安排、税收制度以及汇率结算风险等。上述限制可能在沪港通施行初期制约参与资金的规模。

  “很多人在预测沪港通首日额度会瞬间用掉,而且初期资金只进不出,我并不认同。”一位欧洲机构投资者在券商组织的内部交流会上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自从沪港通宣布以来,A股已经大幅上涨,外资并不会无原则地埋单,“沪港通交易来日方长,初期交易肯定以机构为主,交投并不活跃,为什么一定要首日就杀进去?更重要的是沪港通引入了融资融券业务,融券业务目前在中国规模不大,但在海外市场却是非常成熟的交易模式。香港券商为吸引客户必须大量储备可供融券卖出的标的,这将为个股杀跌带来隐患。”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