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创业板5岁了 5年间市值增长12倍

2014年09月24日 08:30    来源: 深圳商报     钟国斌

  创业板5岁了!5年间,创业板不辱“助力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壮大”的历史使命。经过5年迅猛发展,创业板公司数量、市值规模、融资总额、板块涨幅、机构持股等指标均遥遥领先其他创业板市场,成了新兴市场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

  2009年9月25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开始发行新股。5年后的今天,创业板规模超常规壮大。深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31日,创业板上市公司达387家,总股本1025.38亿股,为2009年的29.6倍。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19587.27亿元,为2009年的12.2倍,平均股价为19.10元,平均市盈率为61.54倍。5年时间,创业板累计融资规模达2669.7亿元,IPO市盈率经历了板块启动之初的居高不下后逐渐回归理性,近年稳定在34倍左右。

  近半数个股上市后涨幅翻番

  让投资者获得满意的回报是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自创业板指2010年6月1日设立至2014年8月31日,创业板指几经起伏,但仍在波折中实现了42.45%的正收益,而同期A股几大指数均为负收益。创业板本轮上涨有其合理因素支撑:一是创业板所代表的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方向相契合;二是创业板绩优公司业绩增长迅猛,权重股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有力支撑了股价上涨。在创业板股价涨幅前20名的公司中,绝大多数公司均有与股价涨幅相匹配的业绩支撑。其中,9家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排名板块前20,17家排名前50。

  截至2014年8月31日,创业板共有324家公司复权后股价高于发行价,仅49家公司股价破发。其中,176家公司最新复权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100%,涌现了乐视网、机器人等涨幅9倍和7倍的小巨人,凸现出创业板从“造富大股东、VC/PE”到“造富投资者”的转变。

  同时,创业板公司坚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从2009年至2013年的五年间,创业板公司合计分红306.3亿元,占累计实现净利润合计额的35.1%,高于深市平均分红比例。

  交易活跃投资者结构优化

  2014年前八个月,板块交易量占深市总交易量的比例已从2009年的0.96%上升至24.30%,增幅达24.3倍。截至2014年8月31日的5年间,创业板市场日均换手率为4.55%,明显大于同期深市日均换手率1.65%。从年度数据看,创业板市场日均换手率在逐步下降,过去5年的日均换手率依次为17.04%、7.15%、2.98%、3.08%、3.67%和3.09%,交投趋于稳定。

  五年来,创业板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机构持股比例大幅上升。截至2014年8月,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的份额从2009年的3.56%一路上涨至43.20%。

  股东减持一直被市场诟病。统计数据显示,原始股减持较多但控股股东减持规模并不大。截至2014年8月31日,创业板已有344家公司部分限售股解禁,累计解禁588.27亿股(含送转股,下同),占总股本的57.37%;累计减持199.78亿股,占已解限股份总数的34.0%,占总股本的19.48%。减持结构中,机构投资者减持99.34亿股,占比49.7%,一般个人投资者减持76.9亿股,占比38.5%,高管减持23.5亿股,占比11.8%。可见,董监高股份减持数量、比例不高。

  截至2014年8月31日,创业板已有258家公司上市已满三年,但仅有137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减持股份总计19.22亿股,减持金额总计260亿元,实际减持股份数量占已解限股份(271.67亿股)的比例仅为7.08%,实际减持金额仅占创业板流通市值的2.17%。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份减持规模并不大。

  小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做优做强

  创业板5年来先后经历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国内经济下滑等严峻外部环境的考验。但创业板公司收入增长率5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收入规模已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6.57亿元,增幅达到115.5%。净利润虽经历了2012年的小幅下滑,但在2013年迅速回升,平均净利润达7825万元。

  从募资投资项目看,截至2013年末379家创业板公司募资累计使用71.89%,募投项目进展情况良好,累计实现效益165.3亿元,促进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

  以新兴企业为主的创业板公司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2009至2013年,创业板公司研发强度分别为4.57%、4.63%、5.04%、5.41%和5.72%,高于深市平均水平,呈逐年递增之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使创业板公司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毛利率长期维持在35%左右,远高于深市平均水平。

  好公司脱颖而出板块分化加剧

  在板块整体业绩向好的同时,部分优秀公司脱颖而出。在2013年之前上市的355家公司中,13家公司上市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50%,20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300%。其中,2013年创业板有2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8%;91家公司(占比24%)增长超过50%,30家公司(占比7.91%)增长超过100%,涌现出一批高成长公司。

  同时,2013年度171家公司净利润低于上市前一年度,亏损公司数量由2012年的12家增加到20家,亏损金额由2012年的18.7亿元下降为15.0亿元。

  产业整合并购呈爆发式增长

  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创业板公司积极谋求外延式扩张。截至2014年8月31日,创业板筹划重组停牌达203次,且呈爆发式增长之势。2013年全年多达81家次,占深市停牌筹划总数的40%;2014年前8个月达91次。其中,已公布方案的118单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收购金额676.26亿元。

  就重组公司的业绩表现而言,2013年度完成重组的14家深市公司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49.03%和78.08%。重组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均远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重组实施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也分别呈现68.05%和63.23%的增长。在作出业绩承诺的20单重组案例中,有17单重组的标的公司完成了业绩承诺。

  创业板公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已公布方案的118单重组中,平均总交易金额5.73亿元,109单涉及发行股份支付对价,平均股份对价支付金额4.25亿元,占交易总对价的68.9%。此外,2013年创业板公司收购的标的资产的平均PE为11.94倍,远低于2013年度创业板市场近60倍PE的整体估值水平。股份支付的大量采用节约了宝贵的现金资源,且上市公司股份的估值远高于非上市标的公司,这使得上市公司得以收购仅依靠现金无法获得的标的资产,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发展速度和空间。此外,6家上市公司联合券商、PE等专业机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构建“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业务模式,借助机构的专业力量寻找并购标的、设计方案、撮合交易、提供资金支持、降低投资风险。

  据统计,创业板并购主要集中于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和传媒,并购目的主要为产业整合,其中,2013年披露的81单全部为产业整合。

  助力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

  经过5年发展,创业板已成为支持自主创新企业的重要平台。387家创业板公司中,363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329家拥有核心专利技术;152家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7家拥有国家863计划项目;36家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2009至2013年,创业板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一直保持在5%~6%左右并呈逐年上升,截至2013年底,创业板公司拥有专利17322件,其中发明专利4528件,较上市前均增长了一倍多。

  同时,创业板成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引擎。创业板聚集了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290家),广泛覆盖于新一代信息技术(112家)、节能环保(46家)、高端装备制造业(32家)、新材料(43家)、新能源(16家)和生物(41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板块特色。创业板新兴产业分布契合了我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充分反映了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

  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在业绩、研发投入及盈利质量上均领先于整个板块。2013年,该类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长率、毛利率较板块平均水平高出两个百分点,研发强度高出一个百分点,从而使创业板形成了明显的板块特色,创业板着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在2013年度进一步显现。

  此外,创业板对区域经济和中西部地区支持不遗余力。目前,创业板地处县、乡级区域的公司有51家,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此外,中西部地区创业板公司已达75家。在拉动高质量就业方面。截至2013年末,创业板公司职工总数为40.2万人,年度职工人均薪酬为6.22万元,分别较上市前增长了112.7%和32.9%。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