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华星光电160亿项目落子武汉面板业步入短兵相接时代

2014年09月18日 07:45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郭荣村

  国内面板产业格局正在从京东方A(000725,SZ)的“孤军奋战”,转变为华星光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子)参与的并立状态。

  9月16日,由TCL集团(000100,SZ)旗下华星光电投资160亿元建设的第6代低温多晶硅(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在武汉光谷开工建设。据悉,这是华星光电第一次离开大本营深圳布局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8月中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则计划投资280亿元建设一条8.5代面板生产线。目前,京东方共有7条面板线在建或者已经投产,华星光电则有3条,中国电子亦有3条(包括前述规划的8.5代线)。国内面板产业开始进入对外同国际企业争市场,对内“短兵相接”的时代。

  瞄准中小屏市场

  据了解,武汉华星光电项目将产品定位于高端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项目一期设计产能3万片/月,预计在2016年底实现量产,达产后每年生产显示面板或模组约8800万片,可实现产值超百亿元。这也是华星光电首条中小尺寸面板世代线。公司已有的两条8.5代线,一条已经满产,另一条于去年11月启动建设。

  在开工仪式上,华星光电方面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快速爆发,导致中小尺寸面板市场需求增长迅猛,成为显示领域中最大的细分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14亿部,同比增长120.5%。这带动了上游面板的需求不断扩大,但近两年几乎没有新增中小尺寸面板产能。

  同8.5代线打通公司电视产业上下游相类似,TCL此举同样也能打通手机等智能终端产业链。

  TCL通讯控股科技有限公司CEO郭爱平在开工仪式上称:“TCL通讯是华星光电的兄弟单位,我们决心成为华星光电,特别是武汉华星光电的第一大客户”。郭爱平说,当前公司已经实现从功能手机向智能终端转移,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预计今年的销量会超过8000万台。

  这表明华星光电6代线投产后,TCL通讯能“吃”下大量产能,而TCL本身的产业链也有望进一步完善。

  面板业三足鼎力格局形成

  华星光电上马第三条面板线的同时,中国电子也在规划自己的第三条线。此前,集团旗下中电熊猫在南京已有一条6代线,目前南京还有一条8.5代线正在建设。就在上月中旬,又传来消息称,中国电子计划再建一条8.5代线。京东方此前提出了“113计划”,即新增专利数量、毛利率位居全球首位,规模达到全球第三大。

  企业的“跑马圈地”让“三足鼎力”格局悄悄形成,也让彼此间的竞争开始明显化。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考验企业的是配套能力以及抢占客户的能力。

  事实上,大家都希望成为“世界级”企业。在9月16日的开工仪式上,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透露了华星光电的目标。他说,华星光电不仅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还要在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华星光电的6代线还是中国电子的8.5代线,国内面板企业正急欲补齐自己产品线,以实现全方位的竞争力。其中,华星光电除了两条8.5代线外,并无其他项目。而在行业沉淀十几年的京东方有多条面板线,其中北京、重庆与合肥布局有3条8.5代线,另外在北京、鄂尔多斯、合肥还布局有5代线、5.5代线和6代线,产品覆盖齐全。此外,中小尺寸面板一直是京东方的优势所在。

  中国电子的短板则在大尺寸面板上。目前公司只有一条建设中的8.5代线,比上述两家企业都少。

  不过,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下这个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整个市场需求也还是在变化,整个技术形势也在变化。

  奥维咨询(AVC)高级研究经理刘丽娜表示,这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内彩电市场出现了高速增长。为走出缺芯少屏的困局,在政府引导下,高世代线陆续投资建厂,将摆脱依赖海外进口的制约。据奥维咨询 (AVC)统计,到2014年国内面板自给率将达到40%,预计2016年面板自给率将达到预期的80%。

  这意味着,如果这一预期能够实现,作为本土的三大面板企业,将占据更多优势。同时,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