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立足“草根” 城商行破局“成长的烦恼”

2014年09月17日 07:27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钱箐旎

  经济日报北京9月16日讯(记者 钱箐旎) 6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含A股3家、H股3家)2014年上半年业绩日前已全部披露完毕。从净利润上看,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3家A股上市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3.4%、19.3%和18.4%,超过A股上市银行平均值;重庆银行、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3家H股上市城商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8.1%、15.78%和25.8%。

  超出市场预期的增速,彰显出上市城商行发展的强劲动力,但也加剧了其资本压力。从A股3家上市城商行看,资本充足指标均出现下滑。其中,北京银行6月末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0.33个百分点,双双低于监管要求的10.5%和8.5%。

  受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以及非标业务规范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市场竞争、业务创新、资本补充、地域拓展等各方面,城商行均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能否顺利突围考验着每一家城商行的智慧。

  做足“草根”特色

  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从负债稳定性上看,城商行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大。但城商行如果能发挥好“草根”特色,将小微金融、消费信贷、社区金融等做深做细,在银行业整体转型的过程中,反而更有机会形成相对优势。

  以上海银行为例,在业务体系改革上,该行一方面提高总行层面的经营比重,成立资产管理、衍生品、投行、私人银行、理财等专业部门以培育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依托上海本地特色,加大中小企业、养老金融、金融市场等方面的业务。在养老金融服务上,该行积极开拓养老产业链金融服务,围绕养老客户的医、食、住、行等养老生活需求,搭建非金融的养老生活服务平台。

  以服务小微企业著称的包商银行,也在微贷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升级版“圈链”模式:针对产业链和商圈进行深入发掘,把整个圈链作为服务对象进行整体开发,以集中介入的方式批量获取客户;同时圈链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引入上下游小微企业的授信服务,圈链内资金流相对封闭,小微企业相互熟悉、相互监管等特性,增加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信息对称性。

  补充资本金迫在眉睫

  城商行的快速扩张也加剧了其资本压力,因此,多渠道补充资本成为近期部分城商行的“重中之重”。

  为了缓解资本之渴,城商行纷纷从资本市场找“新水源”。南京银行7月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关联交易公告,宣布拟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业内分析认为,这将提高南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5个百分点左右,确保其未来2至3年风险资产的平稳增长。北京银行近期也表示,计划以登陆H股的形式补充公司一级资本。

  上市是更多城商行不约而同的选择。日前,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盛京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6家城商行先后披露IPO申报稿。“过去一段时间,城商行发展速度较快,资本补充的压力普遍存在。从2013年开始,新的资本管理规则出台,监管标准更为严格。此外,监管部门对理财、同业业务进行规范,要求表外业务往回转,也导致了部分城商行资本补充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说。

  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则认为,如果成功上市,这些城商行资本将得到有效补充,可以适当改善投资结构,加大在内控、信贷操作、风险控制、定价模型、业务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投入,以应对资产质量下降、利率市场化等的冲击。

  发力互联网金融

  对城商行而言,上市的意义还不只是资本补充。“上市银行和非上市银行在社会声誉上,存在很大差异。”曾刚认为,对地方银行来说,上市会提升其知名度,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项收获。

  长期以来,城商行囿于地域限制,难以被更多的客户知晓和接受,上市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此同时,为突破地域限制,越来越多城商行已开始发力互联网金融,希望以此来获取更大范围内的客户。如北京银行、重庆银行、上海银行等近期均上线了直销银行业务,包商银行则推出了互联网金融平台“小马bank”。

  业内人士认为,不管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公司,在竞争中实现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必然是行业发展趋势。然而,在银行业转型升级大潮中,互联网金融能否成为城商行实现弯道超车的利器,还有待时间检验。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