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银行业迎来了新名词——月末存款偏离度。近日,银监会携手央行以及财政部共同发出《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236号文”),直接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规定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以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月末“冲时点”的现象是否会就此绝迹?而对于普通人理财来讲,将有什么样的影响。昨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业内人士,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长期来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更加趋于平稳,但是短期内银行月末季末“冲时点”的现象将仍然存在,原因在于“存贷比的紧箍咒仍在”。
上半年“冲时点”突出引关注
近日,银监会、央行和财政部三部委共同发文,要求指导商业银行改进绩效考评制度,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事实上,银行“冲时点”的现象已久,为何监管层原则此时出手?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内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冲时点”的现象较以往更为明显,尤其是银监会进行非标和影子银行治理后,大量的资金流向理财产品。
陈龙分析称这可以从理财产品的规模可见一斑,去年末的理财产品规模是10万亿元,到今年6月末已经有13亿元,“基本上上半年的理财增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不少银行目前发行理财产品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理财产品倒存。“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发型和到期日期都集中为下旬,目的就是关键时刻将理财资金转换为存款”。
“监管的此举目的还是为了防止外部流动性的变化,导致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集中爆发,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陈龙认为,监管之所以选在此时发布这份通知,“应该是今年上半年‘冲时点’的现象尤为突出引起了重视”。
《通知》规定了月末存款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同时要求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
新规被认为难“治本”
3%的偏离度设定将给银行带来哪些影响?优选财富的投研中心总经理张淑霞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36号文确实通过多种手段约束银行月末和季末的“冲时点”现象,从长远来看,能够减轻银行未来在月末和季末的货币资金紧张情况。
不过,有民生证券的研报指出,中小银行可能在此轮的约束中最为“受伤”。因为中小银行资产规模扩张较快,但是存款来源有限,此前月末存贷比考核导致不少中小银行月末高息揽储。
“不仅是对小银行,对所有银行都有影响”,陈龙表示预计263号文的落地还需时日,“赶在年末,3%偏离度应该不难控制,更应该看未来的影响和变化”。原因在于按照往年的规律,后三个月银行都将集中力量揽储,目的在于争取明年的信贷投放。
正是因为存贷比的高压红线依旧存在,因此236号文也被多位业内人士诟病为“治标不治本”、“南辕北辙”。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呼吁应该及早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让银行存款定价回归理性。他直言现在的月末存款偏离度考核有可能会让信贷萎缩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记者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