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金融成长路"惊天动地" 业内:行业概念被夸大

2014年09月03日 0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日讯(记者蒋柠潞) 日前,身为P2P行业“老品牌”的红岭创投自曝1亿元坏账,创下网贷坏账纪录。该事件再次引起市场各界对互联网金融的热议。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的诞生,掀起互联网金融热潮。各种互联网“宝宝”频频出现,众筹、P2P网贷等投资方式也逐渐火热。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也随之显现。有专家表示互联网金融泡沫已经形成,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产品数据被放大,行业概念被夸大。

  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自去年余额宝诞生后,此后,佣金宝、活期宝、理财通、京东小金库、零钱宝等各类“宝宝”产品层出不穷。而这些互联网“宝宝”实时申购赎回、门槛低及高收益率等优势,引起了市民们极大的投资欲望,更有甚者,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回报,不惜将银行中的全部存款转入互联网“宝宝”产品中。

  但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互联网“宝宝”们的收益率于今年一路下滑。5月1日,微信理财通7天年化收益率跌至4.98%,率先“破五”,5月11日,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也降至4.985%。此后,各互联网“宝宝”收益率纷纷下滑。

  有分析人士对此表示,随着利率的逐渐回落,本质上属于货币基金的“宝宝”收益率下滑属于正常现象。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诞生在2013年中期,恰逢市场面临资金紧张格局,货币市场利率高企,为其获取较高收益创造了条件。伴随着市场流动性逐步宽松,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余额宝们的收益率也将逐渐下降。因此,“宝宝”们集体“破五”甚至“破四”只是时间问题。

  P2P跑路事件频现 行业风险爆发

  在互联网“宝宝”收益率“破五”、“破四”的同时,P2P网贷平台凭借10%甚至20%、30%收益率的项目,将投资者的目光成功吸引过来。据《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预计全年累计成交将超过3000亿元。

  但近日,P2P网贷平台因经营不善倒闭、涉嫌诈骗、非法集资、老板跑路等案件频现,引爆行业风险。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共有55家平台出现跑路、提现困难或运营不善而关闭。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也曾表示,截至今年7月份,可查的P2P机构有1200家,实际跑路的有150家,去年以来几乎平均每个月都有六七家跑路。

  有业内人士表示,P2P“跑路”事件频发,究其原因,是政府的态度不够明朗、监管层认识不足、行业自律难以组织、社会大众对P2P不够了解等,都是造成当前P2P行业困境的因素。新贷创始人张扬认为,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对高管的资质进行审核,设定相应的准入门槛。

  对此,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曾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上透露,P2P监管细则规划将于今年下半年或2015年初最终出台。

  互联网金融泡沫形成 业内:行业概念被夸大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不断的推出,以及风险爆发的同时,有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出现了泡沫。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无论是做实体的企业,还是小贷公司,都纷纷进入P2P领域,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一批所谓的金融产业园。

  那么,到底是何原因导致互联网金融泡沫的形成?中国经济网记者对此采访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拉卡拉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陶然,其表示,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打车大战、抢红包等等活动所爆出来的很多数据其实是被放大了的。数据放大之后,便会将互联网金融概念放大。

  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金融本来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是偏偏要将它说成是一个大众市场,说成是颠覆整个行业的变革。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宣传的办法,但其本质就是互联网金融泡沫。孙陶然同时预计,互联网金融泡沫将在未来1至2年退去。

  海尔集团互联网金融创业事业群CEO程耀辉也认为,现在这些互联网金融所做的创新,金融的本质其实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机制上及技术上的创新。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