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2年楼市推出限购政策时,各界一片哗然:怎么能出这样的政策?而时光流转到2014年,各地相继取消限购政策时,各界却再次惊呼:取消了怎么可以?当前,这种“政策纠结症”相继显现。笔者以为,这是和经济“新常态”的诉求相抵触的,需要校正。如果政策纠结症得不到化解,股市走牛就会困难重重。
与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央政府推出两年半时间投出4万亿元的计划,但人们扔担心投资不足;待危机过去之后,一部分人开始声讨4万亿元投资带来的种种弊端,矛头直指货币供应,谓之超发。这些人将4万亿元投资的积极作用避而不谈。
再如,2013年6月份爆发所谓的“钱荒”。在苗头初现之时,央行密切观察但未予干涉,各界呼吁赶快增加货币投放以帮助金融机构度过危机。可是,在央行及时出手干预之后,又有人指责说,流动性过剩了。
股市上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新上市企业的业绩问题。此前,监管层将拟上市企业的业绩要求提得很高,各方均发声称“这些事不该监管层”管。而最近监管层淡化对IPO公司业绩的要求,但舆论又称这些公司是“史上最差一批新股发行”。投资者诟病这些公司的理由是,在拿到批文的12家新股中,有7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下滑,最多的下滑将近34%。
以上种种即是政策纠结的各种代表案例,其实质是政策机会主义,需要时千求百求,不需要时一脚踢开。对所谓“负面效果”完全归结为政策原因,对政策横加指责,完全不顾市场实际。
笔者以为,出现这种政策纠结症状是缘于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缺乏认识所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到中国平稳度过,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前期。从今年起,决策层正式启用新常态这个提法。
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常态”第一次出现在决策层的讲话中。
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提到“新常态”,“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该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呢?《人民日报》在8月初对“新常态”进行了诠释: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
股市也如是。证监会去年以来坚持“简政放权、放松管制”的原则,实行放松管制和加强监管的有机结合,陆续取消了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在证监会等部门的推动下,未来《证券法》将对拟上市公司连续盈利和退市制度中连续三年亏损等做出修订,将更多的权利和选择交给市场。
总之,市场中充斥着的政策纠结,是中国经济转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市场化,随着市场被赋予更多的权利和选择,各阶层、机构和投资者将逐步适应这种“新常态”,政策纠结就会极大的减少。而股市在度过纠结期之后,就会踏上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