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2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就近期委托全国工商联等单位,采取走访企业、入户调查座谈等方式,对简政放权、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棚户区改造等改革、发展、民生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这也是国务院近期对政策落实情况全面督查的一部分。
参与此次第三方评估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地方政府和企业在面对第三方评估时畅所欲言,“效果非常好”。
重点解决“会批不会管”
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国务院决定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在此次第三方评估之前,各地方、部门已于6月份完成自查,国务院6月底派出的8个督察组也已经向国务院反馈督查情况。
而第三方评估是此次全面督查的创新之举,国务院邀请了全国工商联和部分研究咨询机构等单位,对部分重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在自查、督察组和第三方评估结束后,国务院将会对三方评估情况进行对表分析。
王满传认为,第三方既制定政策也执行政策,保持独立是其最大的优势。督查是政策的制定方对执行问题的考核,第三方不仅可以了解政策执行情况,也能对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做出评估。
会议要求,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重点解决“会批不会管”,“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等问题。
据王满传统计,本届政府五年内削减三分之一行政审批项目的目标,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400多项。“速度、力度和广度都是超出预期的。”他说。
不过,王满传在参与此次评估的过程中发现,简政放权后监管缺位的问题还不小,“会批不会管”的现象在市县级尤为突出。他认为,监管的短板是历史欠账,并非因为简政放权。但在取消和下放了行政审批事项后,监管的体制和力度都不足,如果不采取措施,问题会更加明显。
将建中介机构信息公开制度
在政府简政放权的同时,社会的力量显得更加重要。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及节能评估等许多工作,都需要中介机构参与完成。
不过,王满传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的中介机构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不少企业反映,如果不对中介服务加强监管,对企业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环评,就有可能涉及到乱收费,如果不进行规范,企业会感到负担更重。”王满传介绍。对此,会议提出将建立与审批相关的中介机构信息公开制度。
会议强调,第三方评估对政府工作既是监督,也是推动,要形成制度。对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落实责任,抓紧整改,使政策落实成为一场“接力赛”,确保“抵达终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王满传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更容易接受,“督查很多是上级主管部门在进行,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顾忌比较多。可是在面对第三方时,他们时常畅所欲言,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