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8日讯 (记者 康博) 随着基金半年报陆续公布,一些基金公司的业绩压力也显露无疑,而在业绩持续不给力的背景下,股东们则逐渐失去了耐心,从而选择果断离场。继浙商基金与长安基金之后,博时基金公司近期也遭遇了股东撤离的尴尬。
另一方面,由于万家共赢与华宸未来接连发生投资违约事件,让外界对基金子公司的风险颇为关注。据业内人士介绍,相关领域有太多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与所投项目的资金量相比,这些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一旦项目出现波动,极易发生兑付危机。
业绩压力令多家基金公司股东退出
8月23日,博时基金发布股权变更公告,宣布原股东上海丰益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将所持博时基金6%股权转让给公司原股东璟安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据悉,这已是博时基金自成立16年以来的第6次股权变动。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发起股东分别为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信证券有限公司,4家机构当时各出资2500万元,分别持有该基金公司25%的股权。此后历经发展,股东数量逐渐演变为7位,分别是:第一大股东招商证券持股49%;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持股25%;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盛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璟安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丰益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各持股6%;广厦建设持股2%。
而经过最新的股权变更后,璟安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博时基金12%的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对于为何突然退出,虽然上海丰益并未说明,但市场猜测应与博时基金近年来的业绩压力有关。
从招商证券近年来的定期报告可以看出,博时基金的净利明显呈下滑趋势。在2008年至2012年里,博时基金的净利润收入分别为10.95亿元、8.59亿元、6.34亿元、4.53亿元和4.15亿元。2013年其净利也仅微增了2.33%,但2014年上半年则再次出现下滑。
根据记者了解,近期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的股东选择退出,而原因大多是因为业绩与管理上不如人意。比如本月初,长安基金就发布股权变更公告,原股东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33%股权转让给上海恒嘉美联发展有限公司。而究其原因,除了有美邦自身的经营问题外,长安基金的不给力也是很大因素。
因为自2011年成立以来,长安基金经营状况就一直不佳并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长安基金营业收入仅117万元,净资产亏损2698万元;2012年,营业收入548万元,净资产亏损3310万元;2013年,营业收入6198万元,净资产亏损1629万元。而美邦目前持有的33%股权,截至去年末账面价值仅有4203.51万元,较原始投资额6600万元大幅缩水。这对正处于转型的美邦服饰来说,无疑是不能容忍的。
另外,股东之间的不合也成为股权易手的一大原因,浙商基金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四家股东持有的股权相同,导致管理上“群龙无首”。公司自2010年10月成立以来发展一直是步履蹒跚,近期的业绩更是亏损连连,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2540万元,净利润亏损2808万元;2014年前5个月,公司营业收入1424万元,净利润再度亏损509万元。
基金子公司风险频发引业界担忧
母公司业绩岌岌可危,而子公司却一掷千金投资地产。本月初,上实集团旗下公司上实城市开发公告称,公司已与五矿置业以及买方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时资本)订立框架协议,以人民币3.66亿元的价格向博时资本出售天津市亿嘉合置业40%股权。此外,因五矿置业在过去数年已经提供大量资金开发该项目,并拨付了所需资金,因此博时资本还需另向五矿置业支付人民币7.34亿元。换言之,博时资本将斥资11亿元接盘亿嘉合置业40%股权。
据悉,博时资本为博时基金旗下全资子公司,注册地为深圳市,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而天津亿嘉合置业为天津北辰宜兴阜项目开发商。因此,重组事项完成后,博时资本将拥有这一项目40%的开发权。
对于此次博时资本投资该地产项目的目的以及巨资来源,其一直对外界三缄其口。据业内人士估计,如此巨大体量的地产投资项目,可能并非博时主动投资,对方先接洽博时的可能性更大些。
目前基金子公司的风险暴露日益频繁,万家共赢与华宸未来等基金公司子公司项目风险的接连出事,再一次凸显了基金子公司在“什么都可以做”之后潜藏的风险,以及基金子公司在风险控制和法律意识方面的淡漠。有专家更是直言,这还只是业界的冰山一角。
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负责人就向媒体表示,基金子公司的风险暴露是迟早的事情,很多子公司做的都是通道业务,而这些钱最终拐弯抹角地大多流向了房地产领域,也只有房地产才能承受动辄10%以上的资金成本,一旦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基金子公司如何给客户交代?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了少数基金子公司以主动型资产管理业务为主外,大部分基金子公司实际上做的就是通道业务,和以前信托的业务模式并无根本区别,有的基金子公司做地产项目,本身投研人员没有实体经济从业经验,很多项目的风险很难看清,加上基金子公司业务各家比拼得很厉害,监察稽核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内部风控并不到位。
而更令人忧虑的是,基金子公司资本金普遍以“千万”计,而公司运作的产品规模却是以亿或几十亿计,一旦出现问题则很难有实力实现“刚性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