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浙商证券蹊跷退出浙商基金 另起炉灶出击公募

2014年08月13日 08:4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在挂牌出售浙商基金的25%股权的同时,浙商证券子公司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资管)申请发行公募资格已经通过了第一次材料反馈。

  对公募业务到底是取还是舍?浙商证券的这一行为让市场摸不着头脑,如果是因为新基金公司经营不善而放弃公募业务,那么为何浙商证券筹划转让股权的同时,还要申报公募产品发行牌照?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退出或者并不是浙商证券的本意,伴随着券商纷纷进军公募领域,浙商证券显然是认为未来在公募领域仍有机会,于是换一种方式涉足公募领域。

  浙商证券拟退出浙商基金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券商资管机构开展公募业务资格审批表显示,中银国际证券和国都证券已经上报材料,而浙商证券申报发行公募产品资格已经通过了第一次材料反馈。上述审批表显示,证监会于5月29日接收了浙商资管的申请材料并于7月14日受理了其申请,最新进展是,7月31日为接收第一次反馈材料日。

  与此同时,浙江产权交易所7月9日发布的项目信息显示,浙商证券有意出让其所持有的全部浙商基金股权。8月11日,浙江产权交易所发布了浙商基金股权转让项目电子网络竞价会安排,浙商证券持有的浙商基金股权将于8月14日进行竞价转让。

  资料显示,浙商基金成立于2010年,总部设在杭州,股东为浙商证券、通联资本、养生堂、浙江浙大网新集团,四家股东各占25%股权。近几年来,浙商基金连续亏损,目前旗下共有4只基金,截至二季度末,规模仅5.2亿元。

  根据浙江产权交易所项目信息显示,浙商基金4家股东中有2家已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股权,而浙商证券正是其中想要退出的股东之一,浙商证券和养生堂合计持有的浙商基金50%股权拟以1.77亿元的价格挂牌转让。

  另据中证报报道,另一家股东浙大网新也有意出让手中股份。目前,接盘者已经浮出水面,正是股东之一通联资本的兄弟公司民生通惠。民生通惠是民生人寿的资管公司,由原公募基金大佬肖风执掌。万向控股持有民生人寿54.91%的股份,与此同时,万向控股又通过通联资本持有浙商基金25%的股份。总体来看,以后浙商基金将由万向控股控制。

  按照正常的逻辑,浙商证券本来已是浙商基金的参股股东,如果想在公募领域加大布局,完全可以直接收购浙商基金股权成为浙商基金的控股股东。

  浙商证券为何要一边转让参股基金公司股权,另一边上报材料申请发行公募的资格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致电浙商证券,截至发稿,未得到相关负责人回应。

  有业内人士分析,浙商证券或者并非不愿意收购,只是可能万向控股抢先了一步,完成了间接的控股。浙商证券不得已才出售浙商基金的股权,以浙商资管申报发行公募产品资格来重新布局公募业务。

  入股基金公司涉足公募成本更高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因证监会规定的券商同业竞争问题,通过设立基金公司进入公募领域的成本更高。所以浙商证券选择放弃入股或者成立新基金公司,改为通过资管子公司直接申请发行公募产品资格。

  据悉,券商申请公募牌照的前期投入成本并不低,需按照相关要求变更公司构架,调整投资体系,组建新的风控、合规清算等部门,同时配备相应的市场研发部门等,并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不过,相比之下,目前新基金公司普遍经营不善,投入的资金基本有去无回,因此申报公募业务资格的成本显然比入股基金公司要划算得多。

  “收购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如果收购不划算,或者说谈合作的时候没谈拢,都有可能是浙商证券放弃浙商基金的原因。再者同业竞争也让浙商证券难以施展自己在公募领域的拳脚。”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最新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删除了禁止同业竞争的条款,但这一管理办法暂时还没有正式发布。一位券商人士表示,不管管理办法是怎样的,主要还是要看各家券商的发展策略,和对自己业务的定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券商步入基金领域还处于探索期,虽然现在拿到基金公司牌照已经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但部分券商仍然还是希望先拿到公募牌照,随后等待事态进一步明朗后再做打算。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浙商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在业内的口碑算是非常不错的,涉足公募领域也许正是它的另一番打算。

  资料显示,浙商证券成立于2002年5月9日。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现有股东15家,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目前,浙商证券已经形成“证券+期货+基金+资管+创投”的金融产业布局,全资控股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浙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3月底,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有87家证券营业部。

  券商多路径进军公募

  伴随着监管的放松,券商进军公募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以前仅有通过参股基金公司一条路径,后来在参股比例上进一步放开,现在可以直接申报发行公募产品。

  然而,能够上报并且拿到公募资格的券商少之又少。因为目前多数券商都参股了基金公司,并且很多是控股,导致不符合条件,尤其是一些大券商。据统计,目前持有基金公司股权在50%以上的券商有12家。

  近几年券商成立基金公司的都是一些小券商,去年9月9日,中信建投基金成立,公司股东为中信建投证券、航天科技财务和江苏广传广播传媒,同年10月25日,华福证券和国脉科技共同出资筹建华福基金。

  对于公募行业来说,新基金公司的加入,似乎构不成什么威胁。一位公募基金的副总表示,基金公司发展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成立的新基金公司生存尤为艰难。

  于是,各种利弊考量之下,浙商证券撤出了浙商基金的股权,也意味着可以不受同业竞争的限制,按照正常的流程申报发行公募产品的资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首只券商基金——东方红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获批。作为首只由证券公司担任管理人发行的基金产品,其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目前,浙商证券显然谋求的也是这条简便的路径。

  不过,要进入公募这个行业,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广发证券某副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要为老百姓创造价值,要有贡献,你的投资能力体现在哪里,老百姓为什么要买你的账,这些都是新介入公募领域的券商需要考虑的问题。”

  “公募行业有一个规则非常有意思,收费模式和业绩不挂钩,这样不管你为投资人赚钱多少,都要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在最近几年,股市行情一直低迷,而公募基金能为投资人赚钱的产品也是屈指可数,那么,这个行业规则到底还能坚持多久呢?”上述公募基金副总对记者表示。

  和基金行业主流的收取固定管理费用的模式相比,大部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除了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用以外,还会收取提成作为激励手段。

  其实,券商介入公募行业,要不要在管理费上进行创新,将原先较为灵活的激励方式引入公募产品中,这正是目前这些介入公募领域的券商正在考虑的事情。

  券商公募人才捉襟见肘

  不过,相比发展至今的公募基金,券商显然存在着很多天然的劣势。

  华泰证券分析师王乐乐此前在媒体上表示,一方面,券商资管规模远不及基金;另一方面,优秀投资人员向基金公司流动也在情理之中,总体上基金的投资团队整体要强于券商。

  此外,券商在此方面的高管人才储备不足,投资人才比较匮乏。去年成立的华福基金,高管人员也大多是华福证券内部的人员,总经理林煜原来是华福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的总经理,督察长此前曾是华福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研究员,基金经理目前只有一人,此前也是在华福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工作。

  另外,中信建设基金的高管人才也显得非常匮乏,中信建设证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也兼任了中信建设基金的职务,督察长则是另一个股东航天科技财务投资部总经理,而两位拟任基金经理,一个是中信建投证券资产管理部的,另一个来自信达证券。

  同时,新《基金法》规定了投资主办人不能同时管理小集合和定向资管,对于券商资管而言,未来发展人才更是捉襟见肘。

  不过,总体而言,券商进入公募领域也有优势,第一,在产品研发、风险控制、营销推广、后台系统支持等多方面体制比较完善,而且券商开展公募业务内外部渠道优势显著;第二,券商的研究体系强于基金公司。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