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的施力重点。今年上半年,央行两次定向降准为相应的金融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央行年中工作会议即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提出,下半年在保持货币政策基本取向稳定的同时,贯彻好定向调控要求,精准发力。业界普遍预测,在上半年数量型工具已用到极致的情况下,央行下半年定向调控将转向价格型工具,定向降息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除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要求外,调整基准利率的各种因素也正处于交汇、发酵中:
首先,低通胀为定向降息提供了空间。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0.1%;7月份P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6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9%,降幅比6月份缩小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收窄。
虽然PMI等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已经有企稳迹象,但回升基础仍不牢固,有业界专家甚至预测第三季度GDP增速会出现回落。低通胀及PPI降幅收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稳增长举措创造了空间。而在上半年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已用到极致的情况下,央行未来有可能采取降息或者定向降息的措施借以拉低居高不下的社会融资成本。
分析人士预测,随着翘尾因素消失,8月份CPI料回落至2.1%。对于通胀形势的乐观判断,预示着降息或者定向降息已经进入了观察期。
其次,重启后的14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根据历史经验,这可视为降息的前奏。
7月3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260亿元的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为三个半月来首次进行该期限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70%,低于4月15日的3.80%。这是正回购中标利率今年首度下调。
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的回落,说明央行有意引导资金价格回落,这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同时,14天期正回购有望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常态化的操作工具,以对冲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回落及海外热钱的“骚扰”。
在央行表态下半年继续进行定向调控后,14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的下降进一步强化了未来定向降息的可能性。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利率的变动往往可以看作是基准利率调整的先行指标。
第三,楼市可任其分化,但不能坐视其动荡而不理,信贷政策可以不放松,但降低刚需的贷款成本则是必须的。从满足刚需的基本住房需求看,定向降息也是有必要的。
自今年4月份以来,各地陆续放松楼市限购政策,但提振作用并不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房地产信贷政策将成为未来市场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信贷政策一方面通过利率变化和信贷投放额度变化,来刺激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差别化原则的执行也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有保有压”、鼓励消费抑制投资的主导思想。
虽然央行还没有就信贷政策和利率做出调整,但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变相的方式降低了楼市刚需的贷款成本。
比如,四川省上周提出下半年对首套房贷进行3%的财政补助,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居民家庭购买基本住房。随后,浙江绍兴在取消限购的同时也将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下调至40%。
从以上三个因素看,基本可以判断定向降息已经进入了观察期。国家层面的年中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基调,则有可能成为触发定向降息的关键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