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公募基金欲入“董”话事业 业内提醒防止内幕交易

2014年08月07日 08:45    来源: 深圳商报     李玲

  公募基金作为业内较大的机构投资者,一直以来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并不做过多干预。这种情况近期开始发生重大改变。瑞康医药近日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股东及汇添富基金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2亿元,条件成熟时汇添富基金将向董事会提名一名董事。记者昨天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此举并非个案,华商基金、鹏华基金等均曾有过此类案例。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投资形式在悄然生变,但应防止上市公司与基金公司形成内幕交易的可能。

  汇添富欲进驻瑞康医药

  瑞康医药日前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股东及汇添富基金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2亿元,其一条款为“甲方(瑞康医药)同意,在认购协议生效后,双方同意在条件成熟时,乙方(汇添富基金)可以向董事会提名一名董事”。

  据透露,汇添富是通过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参与瑞康医药定增的。此外,汇添富旗下子公司汇添富资本将通过设立专项计划的方式,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于瑞康医药、康恩贝以及人福医药三家医药类上市公司。项目总规模20亿元左右,将分批发行。

  根据瑞康医药此前发布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股东张仁华认购了4亿元,汇添富基金的资产管理计划则以现金认购了8亿元。增发价格最终定格在20.21元/股,认购完成后,汇添富基金将持有该公司15.9%的股份,该资管计划将成为瑞康医药第三大股东。

  对此,汇添富基金以及瑞康药业相关人士表示,此事尚未最后确定,增发一事还需董事会以及证监会批准,一切仍有变数。

  基金进驻上市公司董事会渐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募基金进驻上市公司董事会事件并非个案,2012年鹏华基金等机构联合耶鲁大学推荐了董事候选人冯继勇,成为格力电器董事。去年易方达、汇添富以及华商基金三家公司共同推荐曲建宁,进入上海家化董事会。今年5月,华商基金由于所持恒生电子股份逼近10%监管红线,计划向该公司派驻一名董事。此外,一些阳光私募也开始公开要求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此类案例还将持续出现。但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防止出现内幕交易等情况。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表示,汇添富基金在行业内是第一家做医药主题基金的公司,医药投研是做得比较早的,经验丰富,如果能进入瑞康医药董事会,应对该公司发展颇有助益,也有利于增加汇添富基金公司在瑞康医药的话语权,有利于保护基民利益。他认为,基金公司进入董事会参与公司决策和经营,成为战略投资者是典型的积极主义投资者。他们希望通过行使股东积极权益,实现自己的诉求。这点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形式相似。无论结局如何,从投资行为来看,显示了基金投资形式在悄然生变,也表明市场在逐渐进步和成长。不过也要防止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后,出现内幕交易损害投资者的行为。

  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则表示,从此前基金公司进驻上市公司案例来看,有些并不成功,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基金子公司的发展,业务模式将不断出现创新,此类案例今后可能还将继续增多。

  公募基金入“董”障碍重重

  尽管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管理的案例越来越多,但与基金投资上市公司的数量相比,还是显得凤毛麟角。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对辖区内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调研表明,基金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出席股东大会的积极性不高,参会率极低,极少提出质询且所提质询被采纳率不高,极少数提出议案,很少提议召开股东大会,提名的董事占比很低,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淡薄,对股东大会议案极少提出不同意见。

  总体来看,制约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主要因素包括: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一股独大”导致机构投资者“人微言轻”;对持股比例的限制导致机构投资者“势单力薄”;增强话语权程序繁杂导致机构投资者“望而却步”;投资文化与外部环境不理想导致机构投资者难以“独善其身”;自身治理水平不高导致机构投资者“力不从心”。

  与此同时,派董事参与公司经营,变成知情者,如何避免内幕交易是一个问题。“公募基金的角色决定了一旦基金公司主动参与公司治理中,必然伴随着内幕交易、勾结股东等非议。为避免授人以柄,公募基金一向缺乏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

  好买基金认为,股东积极主义是一种通过行使股东权利而向公司管理层施压的一种投资策略。积极股东的诉求有财务方面的,也有非财务方面的。积极股东希望能够通过行使股东积极主义影响公司的决策,从而实现自己的诉求。基金公司进入董事会参与公司决策和经营,成为战略投资者就是典型的一种。这点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形式相似,无论结局如何,从投资行为来看,显示了基金投资形式在悄然生变,也表明市场在逐渐进步和成长。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