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错配、相关资产质量不透明,以及影子金融的最终用户往往来自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等原因,影子银行引起了广泛担忧。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刊发“影子银行”系列报道,首篇文章便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业,直指中国的影子银行为“全球性威胁”。
对此,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撰文表示,对监管机构而言,更好地了解影子银行为有效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正处于快速“金融非中介化”进程中的中国。“但作为中国上海的一名银行监管人员,我很惊讶《金融时报》全球影子银行系列的开篇之作选了有关中国的报道,并将中国的影子银行称为‘全球性威胁’。”
“中国影子银行并未构成全球性威胁。”廖岷认为,尽管中国影子银行业近年来扩张迅速,但中国影子银行业的活动并不完全处在影子里。规模庞大并且快速膨胀的影子银行业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他表示:“影子金融发展得越普及,监督和管理活动将越严格、越彻底。许多人甚至抱怨,银行业监管机构这么做会扼杀金融创新。在这样的监管环境和理念下,中国金融市场的活动很难处于‘影子’之中。”
同时,他认为,虽然中国影子银行业规模庞大,但没有复杂的结构性产品将风险累积、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相反,中国的影子银行扮演着“类银行”的角色。“它不复杂,也不高度互连。它汇集资金,再通过某种形式的信贷或流动性转移,将资金借给商业银行曾经或现有的客户,包括制造业、房地产、矿业、新能源等各行业大大小小的企业。”
风险是切实存在的,但也是可控的。廖岷认为,中国影子银行的基础资产质量没有显著恶化的迹象。“许多借款者原本是商业银行的客户,银行已开展过尽职调查,并计算了用于还款的未来现金流。银监会多次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情况开展了现场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贷款的质量令人满意。”他指出,迄今为止,影子银行业未对中国构成系统性风险,更不用说对世界了。
总之,影子银行业符合现实需要,它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活动提供了资金,但相关监管却并未放松。“我们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对系统性风险,包括影子银行活动所产生的风险。就连目前发展很快、规模较小的互联网金融,107号文也提出了监管原则,实施细则预计将很快出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