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获批 或导入央行新政策工具

2014年07月31日 07:1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汪洁

 

  中新网7月31日电 (金融频道 汪洁)29日,银监会正式批准国家开发银行成立金融事业部。专家认为,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能给棚改提供可持续的专项资金扶持,央行很有可能运用PSL这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给国开行提供贷款,这种方式对于央行具有宏观政策意义。

  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获批

  29日,银监会正式批准国开行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批准其业务范围为:办理纳入全国棚户区改造规划的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贷款业务;在经批准的额度内办理软贷款回收再贷业务,专项用于支持纳入全国棚户区改造规划的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还包括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银监会称,此举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的重要措施。下一步,银监会将按照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明确监管措施,指导国家开发银行加强对事业部管控,更好支持棚改提速,服务国家战略。

  国开行表示,住宅金融事业部筹建申请获批,这标志着由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支持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国开行称,国家开发银行组建住宅金融事业部作为国开行框架下设立的专门机构,未来将按照“市场运作、单独核算、保本微利、高效透明”的经营原则,为全国棚改提速提供成本适当、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并通过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实现住宅金融业务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对中新网金融频道表示,国家批准国开行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是为了给棚改提供专项资金扶持,以前的资金一部分是靠国家财政的资金,一部分是靠政府机关去解决,这些都很难持续,“作为可持续资金供给的安排,国开行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这个事业部有可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里面提到的‘要构建中国自己的住宅金融机构’。”

  消息称央行对国开行提供1万亿元PSL

  在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获批近10天前,有报道称,国开行获得了央行3年期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或低于6%。

  除了央行对国开行以PSL的方式进行援助外,报道称与其平行的还有财政部方案,后者希望通过国开行发行支持棚改的专项债券进行融资然后放贷。相比PSL而言,专向债券的资金来源和成本的确定性都较弱,相比之下PSL的贷款利率整体较低。利率较低也许是国开行选择PSL的重要原因,但这并非是央行选择这一工具的全部原因。对于央行而言,PSL还承担着引导中期利率走势的功能。

  中新网金融频道日前就“央行对国开行发放1万亿元的PSL”相关情况联系到央行新闻处一位负责人,他表示此事正在核实中,目前没有消息。

  尹中立对中新网金融频道表示,央行向国开行发放1万亿元,不论是用PSL的方式还是其他的方式,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结果都是增加了资金,使得国开行的整个货币供应量增加了,“如果确定是运用了新的工具PSL,运用了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那对于央行而言具有了一种宏观政策意义。”

  价格型利率引导工具PSL呼之欲出

  尹中立认为,这种新的政策工具PSL也是很有可能起用的。

  此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央行想要让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正在为短期和中期利率准备两个或三个政策工具。一些国家央行有相似的政策工具,中国的新工具需要抵押品。

  不久前,有消息称,央行正在创设一种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并通过PSL的利率水平来引导中期政策利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央行在准备2至3组主要管理工具”的表态似乎预示着PSL呼之欲出。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此前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信贷规模的放开,央行也要考虑到把定价权交给市场后如何对市场的利率进行调控,防止失控,因此要让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

  此外,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央行需要新的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由于外汇领域收大于支,逼迫央行通过收购或者外汇投放基础货币,这种情况导致央行在货币政策中的主动性很低,这个月外汇占款大幅降低,央行要寻找新的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他表示。PSL的两大特点是新的货币投放工具和用于可打造中期政策利率,央行推出这一工具的可能性不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随着利率市场的不断推动,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工具逐步向价格型工具转变。去年以来央行不断运用数量型工具,包括定向降准等,目前央行可能在尝试着建立基于价格引导的调控机制。(中新网金融频道)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