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1日讯 《中国众筹模式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4年上半年)》于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众筹行业募集总金额1.88亿元,其中有1.56亿元来自股权众筹,众筹或正在掀起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波热浪。在这个全民理财时代,地产开发、拍电影等“高大上”的项目投资,正在通过互联网金融,正在向普通投资者延伸,众筹,尤其是股权众筹也正在进入全民众筹时代。
股权众筹掀互联网理财热浪
众筹是一种通过网络平台向为数众多的人或者组织进行融资的融资模式,具体有以下四种模式:捐赠类众筹,奖励型众筹,债券众筹,股权众筹。其中,股权众筹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股权众筹,就是投资者通过出资入股项目公司,从而获得未来收益,以项目为中心,公开寻找投资人,再组队合伙投资入股。
数据显示,国内八成以上的众筹资金投向了股权众筹。业内分析称,股权众筹对于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意义非常,既能够帮助解决需求方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题,又能满足供给方支持初创企业发展、分享初创企业的成长收益。
今年以来,众筹模式在影视领域异军突起。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阿里巴巴在3月份便宣布推出娱乐宝,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作品;此后,百度金融在4月份推出众筹频道;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文化影视艺术品P2P“当天贷”,宣称“普通人也可以当电影投资人”。
专家指出,融资渠道狭窄一度是制约国内影视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股权众筹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一难题,它为影视业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平台,有利于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此外,游戏与影视业融合发展已渐成趋势,众筹股权或将成为当前游戏业进军影视市场的另一大“看点”。
信息不对称被放大 投资风险仍在
随着股权众筹如火如荼地发展,虽然各个平台都会对项目进行初审,并对项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但天使投资伴随着与生俱来的高风险。那么,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参与?要注意哪些风险呢?
业内人士表示,股权众筹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来自诸多方面,最大的挑战在于,该模式虽然大大降低了公众参与投资的门槛,但并没有改变投资的风险。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传统资本市场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来尽可能地帮助消费者规避投资风险,但在股权众筹模式中,传统金融市场的程序被压缩和精简,所有环节均通过投融资双方的直接交流进行。投资者只能依赖自身的信息管道和过往经验做出风险与收益判断。
同时,在网络匿名性效应下,股权类众筹本身所面对的信息不对称被放大,这就意味着传统证券市场上的违约与欺诈问题在网络平台上会被放大。此外,囿于众筹平台的局限性,由众筹这个平台发行的股票本身就面对着极大的流动性问题,没有转让的途径,这就意味着投资人被锁定在企业内部,除了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外,别无其他选择。
监管细则在”运筹之中” 或年内出台
证监会的监管思路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有证监会人士透露,监管层的态度是:“大体上是不能压制其发展,但要规范。”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自2014年3月,股权众筹明确归属于证监会监管后,证监会便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组织了多次调研。6月12日,证监会主席肖钢更是亲赴北京两家众筹公司进行调研。7月2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关于股权众筹的相关监管规则,证监会目前已完成多轮行业调研,相关规则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过程中。
据悉,目前股权众筹监管细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门槛问题。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讨论焦点集中在投资额适当性制度上,未来的投资门槛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由于对股权众筹监管尚未形成一致认可的方式,且投资门槛未确定,造成监管细则可能延后推出,或年内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