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效应”显现
大宗商品市场像是一座围城,有的挤着进来,有的急着出去,还有的来来回回。
本月初,花旗集团买入德意志银行的美国电力交易业务。花旗集团目前正在逐步搭建大宗商品交易业务,重点放在电力和天然气上,今年第一季度,其大宗商品交易营收同比增长了近一倍。
去年年末以来,巴克莱、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美银美林等老牌投行纷纷宣布全数撤离或大幅削减大宗商品业务,曾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一些竞争对手退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近日又杀了个“回马枪”。本月初,摩根士丹利买下德意志银行旗下大宗商品交易账户,该账户主要交易煤炭、铁矿石及运费远期合约。这标志着该行重新回归铁矿石市场,并在煤炭及货运方面有所扩张。据悉,摩根士丹利正计划在美招募十余名交易员、销售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士,意在重建其大宗商品业务。与此同时,高盛也扩展了其商品融资业务。
对于这两家投行的举动,通联期货研究员王生认为,大宗商品业务主要靠价格波动盈利,而波动率是由经济周期决定的,因此这部分业务表现会有一段时间好,有一段时间坏,这些国际投行还是不会完全把这块业务拿掉的。
“大宗商品业务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比较强,虽然现在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情况并不是特别好,但最差的时候正在慢慢过去。”王生说,投行退出大宗商品市场只是暂时的,一旦实体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大宗商品的波动率比较大的话,投行可能还会进入这块业务。
伯恩斯坦研究机构分析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大宗商品交易在摩根士丹利业务中占很大比重。2000年,摩根士丹利的大宗商品业务收入为5.8亿美元,至2007年,这部分收入迅速增至190亿美元。金融危机以后,由于监管越来越严格,加上利润降低,摩根士丹利一度退出大宗商品市场。
有进入的,就也有退出的。瑞士信贷集团本周二宣布退出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并裁撤其他部分投行业务。据了解,瑞士信贷集团今年第二季度净亏损7亿瑞郎,是自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以来的最差季报。该集团首席执行官布拉德·杜根表示,“我们实际上已经退出了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并且将继续对外汇业务部门和利率交易业务部门进行改革”。
国际投行为什么会对大宗商品业务有截然不同的举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高翔表示,这些投行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在削减大宗商品业务的种类和规模,另一部分投行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扩张未来可能盈利的商品业务。作为市场投机者,投行愿意以合适的价格来接受从实体经济转移过来的风险。“一类投行认为目前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被低估了,另一类投行则认为被高估了。”高翔说,这两类投行对大宗商品未来的价格走势看法不同。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全球市场的供需关系,这与金融产品主要受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影响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