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结束连续11个月上涨 公募基金规模首现“缩水”

2014年07月23日 14:51    来源: 经济日报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3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3家,管理资产合计5.12万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和货币基金规模“双减”是此次月报数据中的最大变化。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规模较5月底减少约3123亿元,份额缩水约3558亿份,结束了自2013年7月以来连续11个月的上涨,而6月份非公募资产环比增长了约90亿元。

  分类看,6月份基金缩水的“大头”是货币型基金,这类基金遭遇净赎回3276亿份,结束了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连续8个月的规模增加。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份额减少了142.08亿份,自今年4月以来首度下降。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马永靖认为,6月份公募基金规模下降主要与“打新股”有关。受到打新“抽水”作用影响,公募基金净赎回数量增加,部分货币基金规模持续下降。

  除了限制大额赎回之外,巨额资金涌入打中新股较多的基金,令原有投资者的收益被大幅稀释,也容易使得基金规模呈现明显波动,影响基金管理人的操作。“不少打新基金纷纷开始‘闭门谢客’,暂停大额申购,避免规模变化影响自身操作和稀释原有基金持有人收益。”钱景财富研究中心主任赵江林说。

  除了“打新”因素,每年的年中一般是资金链相对紧张的时间节点,机构投资者赎回基金,选择逆回购、银行理财产品等更高收益的理财方式,也是导致基金规模缩水的因素。

  从宏观因素看,公募基金年中“缩水”,与今年上半年权益类市场震荡,缺乏明显趋势性机会有关。“股票市场处于震荡市,尚无明显的赚钱机会。部分投资者缺乏耐心,赎回基金投向其他理财产品。”和讯理财客研究员季扬帆认为,今年上半年债市呈现趋势性慢牛机会,但从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看,下半年支持债市持续走牛的因素在减少。因此,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赎回债券型基金在情理之中。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