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收益率高达9.8%。”“1分钟火爆售罄。”这是昨天新浪“微财富”联合“票据宝(深圳票据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创立的理财平台,主攻银行承兑汇票质押交易)”推出的第二期票据理财产品。而就在本月4日,第一期产品也是同样的收益率,几分钟内就被抢光。
除了这款高收益产品,记者注意到,“微财富”网页上还有多款高收益产品,投资贵州茅台的“PP猫金汇年宝14004”产品预期收益率也有7%,而一款在7月15日销售的P2P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是达到了11%。
这与当前互联网理财“宝宝”们5%左右的收益率相比,天差地别。投资者不禁产生疑问,这些理财新品种,这么高的收益率,靠谱吗?
高收益率从何而来?
其实早在本月初,第一期票据理财产品发行后,产品的高收益率就引来了不少质疑声。大家都在担心,这么高的收益率是不是伴随着很高的风险?
昨天,新浪“微财富”解释称,“票据宝”提供的票据本身收益是7%,对票据产品来说属于正常范畴。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来体验票据理财,“微财富”在7%收益的基础上补贴了1%的收益;“票据宝”作为合作伙伴,又补贴了1.8%的收益,加起来是9.8%,这就是引来一片质疑的超高收益的由来。
至于大家非常关心的安全问题,“微财富”产品经理表示,票据产品本身就比较安全,他们的票据产品是精挑细选推出的,安全系数很高。
记者还从网页资料看到,6月13日,”微财富“和点融网合作推出的第一款P2P产品上线2分钟售罄,这款名为“微财富PP猫-点融收益王”的P2P产品称,“固定年化收益率达10%,100%本息无忧,半年期”。
而在7月15日,另一款“PP猫点融收益王14004”产品收益率更是达到了11%,产品同样打着“100%本息保障”的宣传字样。
高收益产品通常要相应承担高风险,为什么这么高收益的产品,还保本保息呢?微财富产品经理此前介绍说,用户对P2P产品的了解度和接受度还有待提高,所以现阶段需要教育用户和培育市场,“100%本息无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打消用户的疑虑,吸引更多人去体验产品。
而点融网也表示,“PP猫”的固定年化收益是10%,在P2P产品中不算最高。而且,采取的是“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相比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其他P2P网贷常见的还款方式,会让用户感觉划算。随着以后P2P监管细则出台,真正的P2P平台上应该是以“信用标”为主,用户要学会分散资金投资。
产品风险有多大?
针对高收益,“票据宝”此前解释称,其产品的收益之所以高于其他理财产品,是因为属于非标类,不同于其他的货币基金类产品。
不过,这个观点遭到银行人士的质疑,“目前票据市场的贴现率在4%-6%之间,如果票据理财的收益真能够达到10%,我们为什么不开发自己的理财产品,而将利润让渡给这些互联网平台?”
一位国有银行理财客户经理表示,作为票据理财产品标的的银行承兑汇票代表的是银行信用,但并不表示完全没风险,其中存在“克隆票”、延迟支付等风险。此外,“这些平台是否真的掌握了真实的票据,平台是否获得了票据抵押,这些投资者能够考证吗?”
《南方都市报》日前引述广东某银行副行长介绍,类似“票据宝”这样的理财产品,从业务原理上行得通,其收益率理论上也能达到8%甚至更高,但有风险。“首先就是这个平台的信用风险。如果平台的信用不能保证,那么它的票据的真伪,所承诺和宣传的种种爆点,可信度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票据融资市场规模很大,但票据理财产品属于新生事物,模式、机制尚未成熟,加之信息不透明,尚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风控体系,或许隐藏着诸多风险。
P2P产品的风险无疑更大。P2P行业虽然充当了中介的角色,但目前来看,由于还没有统一的监管标准,行业鱼龙混杂,风险事件多发。数据显示,仅5月共有6家P2P平台出现跑路或提现困难,因此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还是要谨慎一点。
谁来保本保息?
记者注意到,P2P理财产品不但有高收益,产品还能保本保息,这又是谁来保证的呢?记者在“微财富”论坛上看到,有网友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但没有得到正面的解释。有细心的网友回帖说:“仔细看网站说明,微财富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那么,保本保息又从何说起呢?
昨天,记者就此问题致电“微财富”客服时,工作人员回答说,这些合作伙伴都是他们认真挑选过的,值得信赖的,投资者大可放心。
记者又问:出了问题,谁来承担兑付的责任?
客服的回答是:“如果确实是我们的问题,那我们肯定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在记者再次询问“如何确认,怎么承担责任”时,工作人员就“顾左右而言他”,只是一再让记者放心,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难道平台就不担心产品出现风险?记者注意到,虽然这些产品的购买起点都很低,如票据理财产品的起点只有1元,P2P理财产品的起点只有500元,但这些产品都是有最高限额的。“一直以来我们每个人最高限额都是5000元,不过从今天开始已经放松到1万元了。”昨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投资者每月最高限额15万元。
记者还发现,昨天的票据类产品项目总额是193万元,而15日发行的P2P产品项目总额也只有100万元。“我分析这也是新浪‘微财富’控制风险的一种手段,这样,即使个别产品出现问题,也可以控制客户和产品的风险。”一位银行理财师分析说,不过即使是这样,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还是要尽量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