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特别是网络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开发和运用。同时,政府部门也开始将大数据应用于行政管理中。
5月30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挂牌成立全国首个数据统筹局,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收集起来,统一进行提质、分析和应用,并承担起各部门之间的数据统筹协调工作,既为政府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也为市民解决“办证难”等问题,被当地喻为一场“数据大部制”改革。
基层政府赶了一回大数据的潮流,如今,南海区数据统筹局已运行一月有余,该部门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又将怎样面对外界关于如何杜绝泄密、如何避免过度数据依赖的质疑?7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佛山南海区展开调查。
部门实现数据互通
南海区数据统筹局实行 “一办一局两中心”的管理模式:“一局”为数据统筹局,“两中心”为政务网络中心和数据资源中心。
“我们现在做的,实际上是先做政务数据的统筹,把全区三四十个部门所有系统的壁垒给打破,让数据实现互通、共享、开发和利用。”数据统筹局局长潘永桐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了该局成立的初衷。
要对企业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潘永桐说,此前要全面掌握一家企业的数据,需要跑完30多个部门,企业的基本状况,分散在几十个相关职能部门。“比如说,科技局在研究如何对某家企业进行扶持,但同时,劳动局可能因为这家企业拖欠工资,正准备罚款。所以,政府很难建立起对企业的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
除了方便政府部门对企业作出全面客观评价,数据统筹局的成立还试图让市民办事更加便捷。
“市民办事,去到每个部门,都会被要求提供一些证件,其实这些证件,都是区政府的部门发出去的,只是被放在了不同的‘荷包’里面。如果把各个数据库贯通以后,市民办事就不需要带那么多证件了。”潘永桐说。
效果不会很快体现
据介绍,除了企业库以及政务库,数据统筹局现在主要在建立电子地图库。人口库则早在几年前已经建立完成,现在处于更新阶段。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市政库和产业经济库,目前一共有6个信息库。
其中,电子地图库是各种主题库的基础,包括供政府部门使用的政务地图、服务市民的公共服务地图两大块。
“其实,把电子地图库做起来以后,需要做什么应用,只要有需求,想到什么应用都可以做。所以要先做好统筹工作,把底层数据库做起来。”潘永桐解释道。
数据统筹局成立了一个多月,当记者问及目前的工作进展时,该局副局长林莉表示,“其实你们也有点急了,才一个月……我们的角色其实也在不断变化。”
“数据都是从各个部门采集过来的,我们本身不会对数据进行加工。”林莉介绍,刚开始的时候,数据统筹局只是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搜索部门,数据分析应该由各个部门去完成,但后来也慢慢发生了转变,但会一直坚持扮演统筹的角色。
“现在就在做这些基础的东西,其实是轰轰烈烈地开了个头,但接下来,就得沉下心,去做这些很具体的东西,可能不一定会这么快看到成果,但我们有耐得住寂寞的决心。”潘永桐这样描述一个月来的工作。
需发展政府信息化
南海区数据统筹局成立后,也有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质疑。
以电子政务为研究方向的管理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刘红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数据开放和流通之后,是否会产生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和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
对此,潘永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牵扯到保密的数据,目前是按照原有的保密规矩来操作,“保密的数据我们暂时先不动,但是我觉得,对于这些机密的管理,还是不断地变化的,原来是保密的东西,慢慢地国家 (政策)也会变。”
潘永桐还透露,在海量的数据里面,涉及到保密的数据只有5%不到,数据统筹局不会因为绕不过这些因素而停下工作。
质疑还不止这些。6月30日,《南方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张和鸿的文章,文中提到,“与带来隐私与自由的新威胁相比,大数据还加剧了一个旧威胁:过于依赖数据,而数据远远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可靠”。
对此,林莉表示,现在谈过分依赖还为时过早。“不做数据统筹局的话,我们相对于国际水平,顶多就60分。目前我们在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信息化排名中,排七十几名。要走到前三十名的话,数据很重要。”
林莉认为,我国各级政府现在依赖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水平还比较低,并没有发展到过分依赖数据来作决策的程度,所以没有必要去考虑政府是否会因为太过依赖数据,“当然,可以有这方面的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