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记者:新三板自从去年12月扩容至全国后,挂牌企业也已经超过800家,你怎么看待扩容以来的表现?
高振营:目前的挂牌企业超过810家,在8月超过1000家应该没问题。
这半年来,新三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申报的公司数量在增加,申报的企业质量、规模都得到提升,很多可以去主板的企业来这里挂牌,行业的业态也更多元化。二是,融资活跃度在提升,融资效率在提高,目前的融资额已经是去年的5倍。三是,交易状况在改善。四是,并购和重组趋于活跃,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到我们这来寻找合作对象。五是,我们正在积极为推出新产品做准备,例如优先股等。
华西都市报记者: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去新三板挂牌?
高振营:这个可以有好多种类型,首先是自由资金的积累不能够满足扩大需要的话,可以考虑到我们这来,尚未盈利的都可以来;第二类是有并购、重组需要的,包括被并购和去并购别人,在新三板上市后信息可以更公开;第三类是不够去主板上市条件的,从基本功能来看,新三板和主板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这实质上也是公开发行。企业融资难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二是定价不被认可,通过新三板的公开交易就可以让定价趋于合理。
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在有观点称,新三板的软肋之一就是流动性不足,引入做市商制度对流动性能起到多大作用?
高振营:做市商制度有助于解决新三板的流动性,流动性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一是挂牌公司的质量,二是做市商的做市能力,包括定价能力、投资者动员能力;最重要的是市场预期,做市商就是创造市场流动性,同时报买卖价,再创造流动性。
华西都市报记者:对于即将推出的做市商制度,有质疑说是透明度不够,你怎么看?
高振营:其实,我们做的比国外开始做的时候要透明多了,在价差限制上,包括豁免和报价的要求已经挺高了,做市商制度天然就要让做市商获得比投资者在交易信息上更多的信息,这个也是国际惯例,买卖要承担风险,豁免报价也是有时间要求。事实证明,做市商制度是成功的交易制度,我们也已经做了改良。
华西都市报记者: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在规模还是在盈利上差别很大,你们有没有考虑推出分层制度?
高振营:确实,新三板企业的差异特别大,注册资本没有实际要求,有的处于研发早期,有的已经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了。现在,我们正在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市场在研究分层制度,就是为了实现差异化的服务和差异化监管。
具体而言,分层制度类似于在新三板内部,通过不同的制度设计,比如以股权分散度、流动性指标、营业收入等,分出不同的板块,然后在投资者适当性、监管要求、融资安排、交易机制上给出不同的政策,相当于通过细分,将新三板变成针对不同投资者、不同企业的多个市场。
通过分层可以对投资者适当性进行差异化,现在已经在动员一些机构设计相关的产品,这些产品是全部或者部分投资于新三板市场的股票,投资者可以借此间接参与新三板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竞价转让方式推进得怎么样了?
高振营:竞价转让方式早就明确提出了,现在已经在开发技术系统,要明确竞价转让的实施条件,投资者分散到什么程度才能竞价,估计明年可以上线。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