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四大房地产QDII收益已达16% 尚能投否

2014年06月30日 16:1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正值年中,上半年QDII基金表现不错,交出了平均1.26%的收益成绩单,而房地产QDII基金更加出众,平均收益达到16%。

  目前专门投资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的QDII产品有4只,分别是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嘉实全球房地产和鹏华美国房地产基金。投资者若要参与这4只基金,应重点考察产品投资区域、配置比例等,总体来说,这类产品较为适合风险偏好中等的投资者。

  四大品种 两类差异

  以REITs为投资对象的4只QDII基金,主要存在两大差异:投资方式是主动还是被动、投资范围是全球还是美国。

  首先看第一个差异。目前仅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基金为指数型产品,属于被动管理品种,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嘉实全球房地产、鹏华美国房地产基金均为主动管理品种。

  具体来看,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基金是被动型产品,投资REITs的比例始终保持在90%左右的高水平,以最大限度从指数上涨中受益。优点是可以避免指数涨而基金不涨的情况,但也可能随着指数而出现较大波动。

  从持仓角度看,从今年一季末,诺安全球收益和广发美国房地产在REITs上的投资比例最高,分别占基金资产的91.12%和90.94%;而嘉实全球房地产和鹏华美国房地产大部分资产投资REITs外,还分别有16.44%和7.24%的资产投向股票。

  再看第二大差异,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嘉实全球房地产为全球范围配置,而鹏华美国房地产、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专注于美国市场。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REITs起源于美国,以形成成熟的市场和健全的法规,是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形式。不少机构看好未来美国市场表现,将投资美国REITs的基金作为关注的重点。

  此外,选择房地产QDII基金还需要注意费率的差异。作为指数型产品,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基金管理费为0.8%,而其他房地产QDII的费率多在1.5%至1.7%,托管费也在0.3%至0.35%之间。

  风格偏于稳健 

  房地产QDII基金今年的大丰收和这类产品投资的REITs资产关系密切。

  所谓REITs,是一种以发行凭证的方式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产品,属于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方式。通俗的解释就是,投资者“集资”投资不动产物业,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的前端,更多的方式是在房地产经营的环节,即雇佣专门的中介公司来管理维护,而作为“房东”收取租金等收入;同时,也享受未来物业升值的潜在收益。

  因此,REITs的收益来源于相对稳定的股息率和资本利得。国金证券数据显示,REITs应把应税收入的至少90%以股息形式派给股东,因此股息率相对优厚。过去5年,美国REITs平均年度股息率达3.78%。2010年以来全球REITs年化报酬率达到18.23%,而美国地区的房地产信托全价指数的年化报酬率达到21.43%。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房地产市场也表现强劲,带动了REITs的上涨,也使得房地产QDII表现突出。

  从历史数据看,REITs的投资风险特性要低于成长性公司,而高于固定收益类标的。今年4只房地产QDII表现可谓神勇,但过往业绩波动不小,2013年亏损2.05%,2012年和2011年收益分别为3.4%和0.4%。投资者若希望从这类产品上获得“暴利”并不现实。不过也不会出现太大亏损,更适合中等收益偏好的投资者。

  现在投资仍有机会

  房地产QDII基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涨幅,投资者不免担忧是否还有投资价值?这四只房地产QDII的基金经理和研究机构均表示,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未来房地产QDII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而且这类品种和股市、债市关联度比较低,具备分散风险的长期配置价值。

  广发美国房地产指数基金经理表示,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带来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上升,REITs的投资收益来源于商业物业的租金以及物业的增值,经济环境的走好将可确保投资者的收益。虽然美国经济的走强也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忧虑,从而对REITs价格形成压制,但这种风险也是有限的。

  鹏华美国房地产则预计物业出租率、租金增长率及商业地产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嘉实全球房地产也表示对全球REITs市场的总体表现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国金证券也表示,欧美市场今明年处于低利率环境,再加上美国、欧洲房地产市场的转好,宏观因素对于未来一定阶段成熟市场REITs品种将可能继续提供支撑,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凯石工场直接表示,“美股+美房”依然是目前投资思路。重点推荐美股指数基金,以及投资美国房地产行业股票及REITs的基金品种。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