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称环保力度加强,钢企坏毛病一时难改
近期,环保部下发公告,对19家2013年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予以处罚,受罚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冶炼行业。公告称“19家企业的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
武钢股份控股子公司——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也名列其中。对此,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向记者表示,“相对钢企用节省下的电力生产出的钢铁产值来说,这些罚款所占比重并不高。”
处罚力度不大导致行业怪圈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的就是企业的脱硫设备的使用情况,据环保部发出的详细文件显示,从属武钢集团昆钢股份公司的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现有3台烧结机,规模分别为130平方米、130平方米和300平方米,采用的脱硫工艺分别是密相干法脱硫工艺和氨法脱硫工艺。经核查核实,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严重失真,脱硫系统旁路漏风,旁路挡板开启度自动信号故障损坏。全厂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0863吨。
不仅如此,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红河钢铁有限公司,现有3台烧结机,规模分别为105平方米、105平方米和260平方米,均采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经核查核实,也是存在烟气在线监测数据失真,脱硫系统消石灰料位长期不变,原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与铁矿石硫分数据不匹配。全厂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6513吨。
对此,张琳向记者表示,正是由于之前钢企的“坏习惯”导致此次被罚,“之前很多民营钢厂,被环保部查了,但是查过之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疼’,继续排污。很多大的钢企都有这个通病,就是罚款不担心,媒体曝光也持无所谓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政府的处罚力度不够,让钢企肆无忌惮。”
据记者了解到的数据显示,单是2011年,昆钢公司的总资产就达到了561亿元,而昆钢控股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长勇在2012年就曾豪言,昆钢将适时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步伐,达到2014年末实现销售收入跨越千亿元的计划。
可是,公司账面好看了,环保却不达标了,此次昆钢被罚,不得不说是祸起于其“重生产,轻环保”的手段,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钢企陷入一个怪圈,绝大部分钢企都在这个怪圈中得过且过,“很多钢企奉行的就是‘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查处—继续罚款’这样的一个循环怪圈,一些钢企带头,使得更多的企业形成了‘宁可受罚,也不愿治污’的习惯。这样钢铁污染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据记者了解,当前政府已经开始针对这一行为进行整治,比如广东省环境监察局就表示,挂牌督办的目的并不是要问责地方政府,而是要地方政府履行责任,企业也要履行责任,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会约谈地方市长。
环保重拳砸向投机取巧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4月28日公布的第一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里,记者看到了昆明钢铁的名字,可就在2013年1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二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里却没有昆钢的名字,随后便出现在被罚的黑名单里。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一些钢企喜欢做做样子,进了白名单后就原形毕露,“之前的环保控制,就是政府紧一下,企业跟一下;政府监督没有到位,企业也就让设备忙中偷闲了。毕竟企业的目标都是降本增效。对待环保,很多企业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由于现在环保力度大大加强,政府已经不那么重视GDP了,因此钢企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去正视环保问题,张琳向记者表示,现在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指标规定钢厂的排放量,钢企想蒙混过关基本无望,“国家已经规定了钢铁企业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不超过1.19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63千克。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环保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有单项污染物减排任务的企业,须落实减排措施,满足减排指标要求。这些条文细则基本已经断绝钢企想投机取巧的可能。”
而此次环保部的公布罚款的公告,更像是一种警告,“其实结合现在钢铁行业不景气来看,这个罚款金额可以算是一种警告了。”张琳表示,钢企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是被行业窘境所逼,据普氏能源咨询提供中国钢铁情绪指数显示,钢铁行业在6月份的需求增长极小。
“钢铁业从一开始粗放发展,钢企对环保没有重视,然后偏偏遇到了行业的萎靡不振,钢厂要整改,环保设施必须按照要求运行,这就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使得钢企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张琳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