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与监管趋势,是眼下火爆的互联网金融两大核心问题。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民银行不久前发布了2014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报告专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而且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企业包容性、发展普惠金融等诸多方面都提了意见。
显然,互联网金融已进入监管层的视线,将正式进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序列,并有望得到名正言顺的市场定位和决策层重视。
本质为何
“我觉得信息化,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它并不改变金融业的本质,改变的是金融业的商业模式、商业业态,改变的是思维理念、方法、流程等。”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清在2014年京交会“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与监管趋势大会”上表示,“金融业的本质仍然是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价值,更好地发挥货币和金融资金的资本的作用创造新的价值。风险控制是金融业的关键点,如果没有很好的风险控制,金融业无法健康发展。”
他认为,要把处理金融创新和加强监管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创新方面也应本着审慎和微妙的态度来创新发展。另外还要处理好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监管的一致性,信息化和互联网并没有颠覆互联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则更为明确地表示:“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在日益凸显。从目前的运作模式来看,互联网金融大多数是一些非金融企业,没有金融资质的企业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进入了金融领域。这是一种完全不受到约束、没有规范的金融交易行为、金融服务。”
风险何在
“金融首先是经营和管控风险。”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栗志纲说,“我个人非常支持包括人民银行在内的金融管理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持着一个审慎负责的态度。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日新月异的产品为什么会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现代的金融体系对百姓和实体经济需求没有能够充分满足,互联网金融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互联网金融在做些什么?无非就是把百姓的储蓄存款集中起来作为同业存款跟金融机构去谈价格,赚取的是金融机构同业市场的利率与百姓活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利差。为百姓理财我认为这个方向不对,这是不是我们国家支持的重要方向?是不是这些就真正投入到实体经济?我认为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张承惠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短时间内出现的完全不受到规范、不受到约束的爆发式增长,对正规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经营时间短,经营的经验非常不足,在风险控制方面能力相当薄弱;由于没有监管、缺乏规范,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不透明的,经营模式、经营数据、资金流向的不透明,使社会监督无法为继。
“互联网金融和现有的金融机构不是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上竞争,它的无监管状态让这种竞争上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很公平。当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在一个不规范的情况下迅速扩张,规模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张承惠强调,“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有它积极的作用,也有其潜在的风险,应该说是到了一个规范和构建起监管框架的时候了。”
如何监管
在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之后,张承惠也对其风险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认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分类间、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加快传统金融领域的改革。互联网金融有很多模式,不同模式的特点和风险特征、风险监控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就其监管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模式。”她认为,中国因为存在着大量的金融服务空白,所以给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很多经营的平台、经营的机会。如果说只对互联网金融用堵的方式,而不去疏导现有的正规金融体系,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影子银行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所以一方面要规范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要加快传统金融领域的改革,放开不必要的行政管制,使金融机构能够在更加自由的市场环境中为消费者、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法律总监杨帆则建议要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功能出发来探索风险控制和监管的框架,传统的风险控制的一些技术方法目前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发展的过程当中,是无法有效控制和监管风险,要“立足于平台化,抓入口、重支付、看账户、保流量和抢数据”。
他同时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核心根源是信息不对称,监管也同样,要解决它信息的不对称性,监管的联合是必然趋势,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跨界的,跨界是无法分割开的,一分割开更监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