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市前夕突曝"被调查" 青岛港内部猜测被人"做空伏击"

2014年06月09日 07:40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即便一年前就开始筹备上市事宜,但6月6日登陆香港联交所的青岛港(06198,HK),事到临头还是出了岔子。

  端午节期间,英国《金属导报》披露,青岛港开始专项检查,调查通过重复质押仓储收据获取贸易融资的行为。

  传言纷起之时,散户认购严重不足,公开发售认购只占总量的15%。在6月6日上市当天,青岛港应声破发。开盘报3.76港元/股的青岛港,当日下午4时收盘时,报收3.71港元/股,首日跌幅1.33%,当日市值蒸发3881.9万港元。

  青岛港内部传出的声音认为,外媒在青岛港上市前夕发布的相关新闻,内部怀疑这是一种做空伏击。

  6月6日晚间,青岛港澄清公告称,涉及调查的金属产品,及本集团每年铝及铜吞吐量总额,占本集团每年吞吐量总额的比例极微。除装卸及仓储服务外,公司目前并无向代理提供其他服务,且并无于涉及调查的金属产品拥有任何权益。

  首日市值蒸发近4000万港元

  在传言纷起之际,6月6日在港挂牌上市的青岛港应声破发。

  6月5日,青岛港公布招股结果,公开发售获1189.5万股有效申请,相当于公开发售总数7763.8万股约15%,认购不足额,每手中签率100%。青岛港对外坦言,其散户认购严重不足,无奈拉来众多机构帮忙捧场,而这也让正处在兴头上的投资者感到阵阵寒意。

  对此,有券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认购只占公开发售15%,显然青岛港并不受公众投资者的青睐。

  不过,在今年在港上市的新股总体表现欠佳的背景下,青岛港似乎有备而来,引入基石投资者为其“站台”,以利于发行顺利完成。自今年3月份起,青岛港即着手引入基石投资者,在上市前,引入包括振华重工、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中集集团、中国重汽、迪拜环球港务、宁波港股份等6家基石投资者。这6家基石投资者认购1.677亿美元股份,占整体发售规模的44.54%。

  不过,即使早有准备,但与青岛港有关的“重复质押仓储单据获取贸易融资”的调查,由外媒率先进行披露,这多少让青岛港有些始料不及。

  6月6日上午,青岛港董事长郑明辉出席上市仪式后,没有回应是否受司法机关调查,仅强调业务一切正常。

  在6日晚间的澄清公告中,青岛港称,除装卸及仓储服务外,该集团目前并无向代理提供其他服务,且集团并无于涉及调查的金属产品拥有任何权益。

  不过,《华尔街日报》报道认为,青岛港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因媒体报道了这个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正在对违规金属融资交易进行调查。

  青岛港人士:不清楚谁主导调查

  一位不具名的券商人士表示,虽然航运市场近期表现疲软,但对于青岛港而言,上市前遭遇的负面消息,无疑为新股上市蒙上阴影。

  而据经济观察网相关消息,青岛港一位部门负责人表示,外媒在青岛港上市前夕发布这个新闻,内部怀疑这是一种做空伏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关于青岛港在贸易融资骗贷、中止铝和铜出港、被调查、国外金融机构和贸易商出现担忧等一系列消息披露中,外媒确处主导地位。

  针对外媒的系列报道,6月7日,青岛港集团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只知道调查在进行,但对于是谁主导的调查,真的不清楚。”

  一位矿石贸易商则向记者表示,金属矿石贸易融资的情况,在国内各个港口都有,而贸易商暗中将港口货物重复质押的问题,也并非青岛港的孤例。

  在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弭澎琦看来,其他港口出现这种问题的几率,并不比青岛港少,但是单单拿青岛港说事,难免让外界生疑。一位大宗商品市场人士则认为,对于金属融资违规的调查,揭开的或许只是行业内幕的冰山一角。

  不过,青岛港在澄清公告中称,涉及调查的金属产品,及本集团每年铝及铜吞吐量总额,占本集团每年吞吐量总额的比例极微。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上述青岛港集团人士表示,目前对于做空只是一种猜测,毕竟还没有掌握确凿证据。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