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近期,A股遭遇独立董事离任潮,饱受质疑的A股上市公司政商“旋转门”正在谢幕。今天新华网的报道说,过百名独立董事年内已公告辞职或离任。去职理由中,受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新规约束排名第一。Wind资讯显示,年内已发布独董离任公告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此前,上市公司热衷聘请退休官员担任独立董事,根据2012年年报统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一度有640余个职位由党政卸任官员担任。这次中组部的意见首次明确,兼职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领取薪酬奖金津贴等报酬,不得获取股权和其他额外利益。因此近期的独董离任潮和反腐直接相关。对于最近一段时间,200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离任,几乎每天至少一名独董去职。您怎么评价?
叶檀:这是一件好事情,所谓独董就是独立董事是要为中小投资者说话的,但是现在独立董事成为特权,设立独立董事目的就不存在了,为中小企业说话的责任也就失去了。所以,现在清理官员独董,是独立董事迈向独立的第一步。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独立董事现在被清理的只有200多人,在7000名左右的独立董事中的占比是非常小的。事实上,独立董事分成三大块,第一块是官员,第二块是行业协会,第三块是跟这方面有相关知识的社会知名人士。前两块必须要同时清理,否则的话独立董事还是难以独立的。
经济之声:独立董事又叫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通俗地说,就是不在公司任职、不参与具体事务、没有公司股票,却能为公司出谋划策的人。独董制度2001年被引入中国上市公司,曾经作为监督高管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利器,被寄予厚望。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变了味,很多上市公司热衷于聘任退休官员和知名学者做独董,这些人拿着高薪,学者忙里偷闲或许还能为公司出谋划策,官员到底懂不懂上市公司就很说了,对于上市公司喜欢聘这些人做独董,您怎么分析其中的原因?
叶檀:上市公司聘用这些人担任独立董事,它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独立董事之所以偏离原位成为证券市场里的花瓶和摆设,根源在它的机制出的问题。独立董事既要为中小投资者说话,站在独立的市场上说话,但是它又是从上市公司拿的薪酬,而且是被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所聘请的,那他的立场就是分裂的。所以,他很难做到替中小投资者说话。上市公司在聘请独董的时候,它既然付出了代价,有的代价还不低,一年最高有100多万的薪酬,它也希望得到的一些东西,比如企业公关部有一些问题,希望这些退休官员或者是行业内的人士能够帮助解决;比如它有期限批不下来,这些人可以发挥作用。所以,独立董事不仅没有发挥独立的作用,反而在上市公司内部形成了腐败的机器,这样的独立董事的问题就非常非常严重了。
经济之声:也就是说其实他们聘请的最终目的可能不是独立董事,像我们刚才说的监督高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反而是利用它之前在官场上的人脉来打通这样一些关系的圈,为公司做一些事情。十几年来,独董成了花瓶,“政商旋转”、“一人多职”及“董而不独”的现象饱受质疑,这暴露出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叶檀:确实是治理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它在基本的制度设计上是有问题的,独立董事是不是一个好的制度,需不需要有人为中小投资者来说话这是需要的;但是如果说,由上市公司聘请人员来为中小投资者说话,那这个激励机制整体来说就是扭转的。所以,在聘请的过程当中,必须有一个相关人员的资料库,然后随即抽取独立董事来监管来进入这个上市公司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这样的话,它的第三方的地位也就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如果独立董事相对比较独立的话,上市公司也应该给独立董事打分,到底有没有尽责,是不是参加了会议;上市公司一打分,中小投资者一打分,双方一结合,独立董事效力就出来了。
经济之声: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这些官员独董纷纷离任应该说都是好事。而下一步,大家更期待的是,上市公司能够强化独董的权力与责任,让独董真正独立起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叶檀:最重要是让独立董事真正的独立,如果没有独立,独立董事也就成为一般的董事了。所以,对于独立董事来说,他必须跟上市公司薪酬也好,信任也好,进行一个区隔;然后对他有一个职责的要求,如果这家上市公司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而独立董事在此期间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独立董事是有必须被追责的;如果这家上市公司发生了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包括造假一系列的活动,那独立董事跟中介机构,他们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如果有一整套完整的选拔惩处机制相配合,那么,政商旋转门的独董和花瓶式的独董,以及有的人士因时间关系难以尽责,这样三类董事有可能被清除出独立董事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