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互联网金融监管要从五方面着力

2014年05月31日 07: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郑联盛 朱进 孙继月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可能引发诸多的金融风险,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在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本质特征和风险结构的基础上,应探索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新模式。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脱媒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一定意义上在创新初期往往多是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之外,特别是在中国,现有监管体系是分业监管的模式,以机构监管为核心。但是,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模糊了分业的边界,甚至在创新设计和业务发展上就有意地采用跨界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规避监管或进行监管套利,对金融监管体系等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其一,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对现有监管体系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完备性提出了挑战,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体系最为直接和现实的压力。

  其二,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导致监管的稽核审查或现场取证等面临技术性困境。

  其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监管体系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更为明显。

  最后是互联网金融引致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体系的制度性错配问题,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体系最为实质性的监管挑战。

  互联网金融作为所谓的第三种金融模式在中国快速发展具有特定的制度、体制、结构和市场根源,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监管应该是以鼓励、规范互联网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原则,鼓励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适应了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在提高居民和企业存量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直接融资体系的发展以及促进传统金融创新发展等具有推动作用。从监管上,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同时引导市场主体防范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和金融风险,加强消费者保护和信息披露,是较为合理的举措。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建立和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和多元化融资体系,是满足经济发展和转型中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和居民企业多元化、便捷化和低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必然趋势。

  二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防范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定风险之外,更要防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风险外溢效应,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操作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监管失效等风险,需要监管机构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防范,杜绝监管漏洞和监管失败。虽然,互联网金融从总量上仍然是金融体系的一个小部分,但是,其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和空间传染性很强,将以银行主导的传统金融联系在一起,而中国仍然是一个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可能更加集中在银行业,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可能作为一个触发机制或者是“蝴蝶效应”的起点,最终导致系统性风险。这是需要金融监管当局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外溢效应的跟踪、研究及应对。

  三是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防范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监管模式的制度性错配。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综合混业经营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是,其对传统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催化作用并没有引发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比如余额宝发展起来之后,银行机构也纷纷创设了银行类的“宝宝”产品,这实际上使得银行的混业经营边界被进一步扩大,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亦更加依赖短期资金市场,期限错配和管理压力更为巨大。而现有监管体系则是分业监管模式,在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涉及多个分业领域时,监管缺陷、监管漏洞就可能出现,而这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触发点。

  四是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落脚点应该是消费者保护和信息安全。由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在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可能存在更为明显的委托代理问题或道德风险,只有通过更为完善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才可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比如,网络贷款中存在的非法吸储、转贷、高利贷等问题如果有强制性的信息披露机制,那么网络贷款平台破产、人员逃跑等问题的严重性可能会大大降低,消费者利益受损亦将大大减少。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和消费者保护机制是监管当局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最为急迫的任务之一。

  五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后反映了中国金融体制深层次的制度弊端:金融要素价格没有市场化;信用体系不健全,尤其缺乏市场信用;资金供给和配置机制银行独大;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无法有效满足,资金可得性差;稳健型、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工具非常少,更是缺少有效的投资渠道;银行等机构乱收费和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金融监管机构更要全面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要素价格市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金融监管机制和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完善。

  (第一作者单位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