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5月29日讯(记者 周琳) 国务院日前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强调,要“抓紧研究推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市值管理现状如何?上市公司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市值管理制度?
综合绩效略有上升
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报告》显示,2014年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综合绩效比上一年度略有上升。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介绍,随着2014年度A股市场迎来结构性行情,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绩效也发出诸多积极信号。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综合绩效较上一年度发生明显反弹,由2013年的40.47分升至42.62分,升幅近5%。A股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绩效也逐渐走出低谷,达到近2年来的最高值。
民营上市公司表现依然突出是最大亮点之一。《报告》显示,2014年度民营企业的市值管理综合绩效已连续第5年超过地方国有企业,两者差距由2010年度的1.81%扩大至2014年度的4.04%。央企由于有金融行业支持,2014年度绩效总分仍以微弱优势领先于民营企业,但两者差距已不足1%。
从板块分布来看,创业板表现抢眼,2013年全年创业板总市值增加6460多亿元,增幅超过70%。自然人持股市值1.51万亿元,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占比达80.49%,且自然人持有上市公司市值的90%集中在民营企业。
在看到亮点之余,《报告》也认为,2014年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然不平衡。一大批以新经济、新模式、新业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大幅增长,表现亮丽,而部分传统产业、上市时间较长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继续被边缘化。分行业看,医疗行业雄踞榜首、银行业绩效下滑,民营资本集中的商业上市公司相对较好。分地区看,北京地区优势突出,京津冀概念和自贸区概念带动相关上市公司市值走好,而资源集中地区下滑严重,地方国企表现不尽如人意。
截至2013年底,在2460余家上市公司中,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占83%,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84%,净利润总额占85%,总资产总额占88%,而市值仅占A股市值的69.8%。
“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的现状与其他指标不匹配,主要原因是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说。
亟待加快制度建设
针对市值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青松认为,市值管理是资本管理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将市值管理引入上市公司管理,有助于企业的价格发现,有助于资本管理,进而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发展。
事实上,2005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开始市值意识的觉醒,通过展开市值管理回购行动、增持股票应对市场波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开展并购重组、增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多项措施,推动市值管理水平提升。
“但总体看,进行探索的公司数量不多,尤其是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仍在为市值管理争论、犹豫,市值管理依然处于局部试水阶段。”施光耀认为,新“国九条”的颁布客观要求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要告别过去土干、蛮干的状态,应加快建立市值管理的制度之纲,深化科学管理、有效管理和规范管理。
“对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一定要注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宋志平认为,首先要从战略层面统筹市值管理,加快创新提升企业价值、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允许按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在现有业绩考核基础上先期引入相对市值考核,条件成熟时开展绝对与相对市值指标考核,以增强管理团队的市值意识和回报股东意识。另一方面,应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切实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意识,避免单纯追求短时间市值最大化的功利做法。
“对上交所而言,由于国企占比较高,应配合其他部门加快研究国资管理领域的市值管理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所所长魏刚表示,市值管理首先需要提供市场支持,主要是在交易所做内部进行分层。核心是进行差异化的投融资,监管,信息披露的安排。在市值管理的工具支持方面,要不断丰富优先股、个股期权、回购、股权激励等工具,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支持。
“除此之外,证券监管部门、相关上市公司协会、国资管理部门、上市公司自身都应在制度建设的大旗下,扮演各自角色。证券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建设指引,国资管理部门应加快研究市值考核体系,上市公司要大胆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施光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