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小板资金走向调查 谁在把守IPO募资使用之门?

2014年05月28日 08:40    来源: 今日早报    

  即便是在中小板,一家企业上市融资也动辄几亿、几十亿元。投资者最为担心的是:这些钱流向何处?谁来监督其使用?违规使用会有何惩罚?记者近日就此走访交易所、保荐机构及中小板公司,力求摸清募资去向和监管状况。

  严格的专户管理

  “资金募集后,按照不同的募投项目进入对应的专门账户,由公司与保荐机构、托管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实行专户存储管理。”中小板公司德豪润达副总裁邓飞告诉记者。德豪润达曾于2010年在资本市场再融资约15亿元。

  邓飞所说的“专户管理”,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中小板关于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使用的系列监管规则的一部分。根据规则,上市公司应对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由公司、保荐机构和商业银行三方共同监管。

  “中小板以民营企业为主,2004年推出之时,社会各界对于民营企业的诚信、规范水平都存在较大质疑。”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总监田颇说。中小板初期的监管重点就放在募集资金管理上,目前已被交易所各板块普遍采用的“专户管理”就源于此。

  募集资金来自投资者,每一分钱的使用都必须在严格监管之下。记者了解到,以因超募50多亿元而在市场引发广泛关注的海普瑞公司为例,每笔募集资金的使用都需要走五步流程,涉及六个经手部门或负责人。

  根据中小板相关规定,上市公司一次或十二个月累计从专户中支取的金额超过1000万元或募集资金净额的5%的,公司及商业银行应及时通知保荐机构。

  “除每个月收到托管银行发来的上市公司账户流水明细外,我们还会不定期到托管银行进行专户查询,复印公司专户资料,检查三方监管协议的履行情况。”招商证券投行部总经理朱仙奋说,如涉及超募资金使用,还须保荐机构出具专项意见。

  多用于上市公司主业

  上市公司需要在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中已对募集资金投向进行公开说明。为了防止IPO后公司将资金挪作他用,监管部门及交易所进行了严格规范。

  中小板监管规定明确,上市公司取消原募投项目而实施新项目,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或者变更募投项目实施方式,都应当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单个项目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其他募投项目的,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且保荐机构发表明确同意意见……

  相比募集资金,社会公众更关注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根据深交所规定,超募资金使用应按先后顺序有计划地使用:补充募投项目资金缺口、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归还银行借款、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现金管理和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从目前情况看,超募资金使用率较高,且大部分资金投向主业。据深交所统计,截至去年年中,中小板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新上市公司超募资金平均使用率74%,各年新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率依次降低,其中2009年使用率80%,而2012年使用率为52%。

  超募资金中,除26%尚未使用外,33%用于对外投资、项目建设或资产收购;24%补充流动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原材料、支付费用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17%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另有1%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超募大户海普瑞的57.2亿元IPO募资中,已有约3.6亿元用于募投项目,约8.9亿元用于补充永久性流动资金,约1.8亿元用于对外投资,20.75亿元用于海外并购,此外还有约1.8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购买土地;尚未使用的则以活期、定期的形式存放在商业银行专项账户中。

  另外,监管规则还明确,上市公司可以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但投资产品的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超募资金偿还银行借款或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时,过去或未来12个月不得进行证券投资等高风险投资。

  违规使用的代价

  严格的监管规则下,依然有以身试法者。据深交所统计,2004年至今的十年时间里,中小板监管人员共发现并处理了11起募集资金违规使用案件。

  这些案件中,有些上市公司擅自动用募集资金归还银行借款、补充流动资金,有的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有的超额动用募集资金,却未及时履行相关披露义务。

  深交所的信息显示,前述11起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均被处以包括对公司、公司董事长以及相关财务人员、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通报批评或公开谴责的惩罚。“违规行为还将影响到上市公司年度考核评分,从而对后续再融资等产生负面影响。”深交所人士说。

  “相对而言,中小板对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监管十分严格,一旦有违规,将给上市公司以及保荐机构带来不良影响,违规使用得不偿失。”朱仙奋说。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调研发现,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保荐机构,均有“交易所对于募集资金监管过于严格”的声音。有业内人士呼吁,相比十年前,上市公司内部规范程度已大大增强,外部监管有必要适当放松。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