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不良贷款“普涨”最坏的日子还没有过去

2014年05月05日 14:24    来源: 金融时报    

  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贷款的“普涨”和拨备覆盖率的“普降”,引起市场的特别关注。如何看待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暴露,目前是不良贷款最严重的时候,还是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未来不良贷款的拐点又会在哪里?银行该如何应对今年复杂的经营形势?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

  记者:相比五大行一季度业绩良好,不良贷款增加和拨备覆盖率的下降更加引人关注。不良贷款风险持续暴露,是否意味着银行的资产质量存在较大隐患?

  宗良:从一季报看,各大银行利润增长情况不一,其中工行、交行略低,分别为6.75%和5.44%,建行、中行、农行都在10%以上,略高于预期水平。考虑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减速的外部环境,银行业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合理的、理性的。

  通过季报数据可以看出,各大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环比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环比也有所上升,行业资产质量周期性风险有所暴露。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均在900亿元左右,中行相比略低为800亿元,但都较2013年末有一定的增长,最多在100多亿元的范围内。不良贷款率都保持在1%左右,中行、交行分别上升2个和4个基点,工行和建行上升3个基点,农行基本持平。

  银行不良贷款呈现“行业聚集”、“区域聚集”以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日益交织的特点。未来境内不良资产存在一定上行压力,信用成本偏高,可能对各大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一定的压力。如“长三角”等地区不良贷款总额偏多,纺织等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风险。

  不过,从一季度情况看,银行资产质量风险虽然继续小幅暴露,但尚未发现新的风险点或明显的向外扩散迹象。

  此外,银行正通过加大核销和处置力度,表现为当期计提的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以消化历史不良资产,释放银行信贷额度和资本占用空间,这将有利于商业银行长期稳健发展。并且相对于一家银行十多万亿元的资产而言,不良贷款余额虽有增长,但还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鉴于中国经济不会滑出增长的底线,加之商业银行通过增加拨备采取多种手段化解不良资产,因此银行业不良贷款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

  记者:您觉得目前是不良贷款最严重的时候,还是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不良贷款的拐点在哪里?

  宗良:此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与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加剧、部分中小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有关。银行业作为顺周期性行业,其资产质量往往呈现出随经济波动而波动的特征。应该说今年可能是不良资产上升比较严峻的一年,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仍将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也将上升。

  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硬着陆”的风险很小。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明确表示,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鉴于中国经济不会滑出增长的底线,因此银行业不良贷款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不良贷款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

  从中长期看,中国仍然有条件、有能力继续实现中高速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将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民间资本及市场主体的活力将会被激发。这些将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并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日益加强,拨备覆盖水平不断提高,也将为未来资产质量的下行留下足够的缓冲空间。

  记者:近来,随着经济下行,企业运行困难加剧,资金链趋紧,信用违约风险加大。面对严峻的形势,银行应如何在加强不良贷款管理的基础上,完善应对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的潜在风险?

  宗良:目前,虽然信贷资产质量急剧恶化的概率较小,仍可控制在可预期和可承受范围内,但是我国银行业仍应该有所准备,采取多种手段、全方位化解资产质量短期下降压力,严守风险底线,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日前,银监会一季报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强调,银行要密切跟踪监测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要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控”管理,积极防范化解突出信贷风险,特别强调要重点加强不良贷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非标债权业务、流动性和市场风险等方面的风险管理。

  各大银行应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与压力,严格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坚持审慎的信贷政策,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加强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使资产质量处于良好区间,风险抵补水平充足。

  另外,我们要看到,今年各大行一季度报告显示规模扩张仍是总利润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我国经济要转型,规模扩张将是次要因素,关键是结构优化和调整。因此,当前银行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主动采取多种手段,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动力。银行要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稳健可持续的发展。王好强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