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共有60家公司增持了15.49亿股,增持资金为127.44亿元;环比3月份的70家公司增持9.82亿股,增持资金为77.23亿元相比,增持力度又大幅增加,而且一举创下近年来增持新高。
4月份增持创出新高
4月份共有60家公司增持了15.49亿股,增持资金为127.44亿元;环比3月份的70家公司增持9.82亿股,增持资金为77.23亿元相比,增持力度又大幅增加,而且一举创下近年来增持新高。从增持的行业来看,房地产在2月份、3月份拔得头筹外,4月份再度夺魁,有11家房地产公司被增持了12.94亿股,增持资金高达104.86亿元,占总增持比例的八成之多。另外,增持行业中医药行业和商业零售业也成为增持公司的集中营。
本次增持队伍中,最亮眼的要数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两大财团的阔绰出手举牌;数据显示,两大股东共计9次增持金地集团股份8.948亿股,增持资金约为67.56亿元,占了总增持资金的一半。两大股东均表示“出于对金地集团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而增持”。
自今年保险公司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占上季末总资产的比例从10%大幅上调至30%后,险资对房地产行业的兴趣和投资灵活度大幅增加。无论是生命人寿持有的房地产公司金地集团、金融街还是安邦保险持有的中煤能源、招商银行等A股公司,均得到了大力增持。
以金地集团来说,公告显示,自2月12日起至4月25日,生命人寿累计持股规模已达11.098亿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24.82%,成为新的第一大股东。而在A股市场上,生命人寿还分别持有农产品、中煤能源等公司的股份。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另一大财团——安邦保险,其也是增持金地集团的另一大“金主”。自2013年12月2日起,截止到2014年4月23日,安邦人寿保险购买金地集团的股份累计达到 4.47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0.00%。另外,安邦保险的嫡系公司——和谐健康保险也已经陆续介入到金融街,据了解,此次增持主要看重的还是金融街未来的升值空间,主要还是商业地产的持续稳定回报。
对于保险公司介入房地产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保险公司开办养老地产具备客户导入与产品定位等诸多优势,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向上衔接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产品,同时带动下游的老年护理服务、老年科技产品等产业,能够大大延伸和扩展寿险产业链。”
但多家房企一季度销售和业绩远不达预期,比如万科A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2.2%和5.2%,为十几年来首次。而金地集团一季报也显示,1~3月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5.91%,净利润同比下滑73.65%,每股收益仅0.01元。据分析师介绍,“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在继续,在部分区域供给过剩、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阶段,房地产投资恐难以维持高增速。在双向调控、京津冀一体化、少数地方限购松绑、新型城镇化推进等政策背景下,个股将出现分化。在保障房、养老地产等方面具备优势的房企更具安全边际和政策优势”。
业绩下降的减持公司需谨惕
4月份有66家公司合计被减持3.04亿股,套现资金为29.72亿元。与前三个月套现资金均在百亿元资金相比,套现幅度大幅降低,而且创出近年来减持新低。
从被减持的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金融服务业、房地产、黑色金属行业等。而在本月减持中,一向以“套现专业户”著称的中小企业板公司,本月却只有45家公司被减持,套现资金仅为8亿元,远低于沪深两市主板公司的套现规模。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近期大小非集中的中小板、创业板的资产重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导致了大小非减持意愿的减弱。”
从减持情况来看,各地国资改革带动走强的个股却出现在被减持阵营中。比如金陵药业、*ST亚星、华控赛格还有央企金瑞科技、嘉事堂、成飞集成、恒天天鹅等。其中金陵药业受益于民营医院和国资改革概念,今年以来最高涨幅超过50%。而4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第二大股东福州市投资管理公司出售1178.88万股公司股票,套现资金近1.6亿元。
纵观4月份被减持的公司,主要还是业绩不佳而遭到重要股东的减持,比如金瑞科技、天伦置业、华控赛格、江山化工、黑牛食品、多伦股份等。就以减持量最大的央企公司金瑞科技来说,自4月3日起,遭到7位股东22次减持,套现资金6.69亿元。而从公司2014年一季报来看,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0.35%。另外,被股东大幅减持的东北证券、兴业银行、长江证券等大额减持公司也须谨惕。
成交规模略有下降 机构席位交易活跃
4月份,A股公司财报(2013年年报、2014年一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同时IPO预披露紧急开闸,受此多重影响,月内大宗交易人气略显寡淡,成交金额较3月份小幅减少3.62%。
总成交量小幅萎缩
4月份以来,大宗交易市场成交规模略有下降,据数据统计,截至4月29日,沪深两市共有180家A股公司发生大宗交易477次,累计成交15.51亿股,涉及总金额180.35亿元,无论交易次数、涉及公司家数,还是成交股数与成交规模,都环比3月份有所下降(3月份两市共有205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605次,累计成交16.39亿股,成交总金额187.12亿元).
统计4月份大宗交易的折价情况,目前全部交易平均折价率约为4.73%,相比3月份的4.94%有所下降。尽管目前477次交易中仅有60次为溢价成交,占比12.58%,但相比3月份的溢价比例也有所抬升,3月605次交易中,溢价交易次数为71次,占比11.74%。
业内认为,4月是A股公司年报和一季度报的密集披露期,为规避敏感窗口,股东不得不推迟股票售出时间。此外,一些股东也在等待公司财报发布,对于那些业绩表现不及预期、未来成长乏力的上市公司,将逢高减持部分股份。随着上市公司财报步入尾声,未来大宗交易成交活跃度将逐步回升,尤其是5月,股东压抑多日的减持欲望很有望推高大宗交易的交投踊跃性。
主板公司唱大戏
统计数据发现,4月份大盘股成交热情相对高涨,477次大宗交易中247次来自主板上市公司,占比51.79%,成交总金额133.8亿元,占月内总成交金额的74.19%。
具体来看,4月份单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过亿元的共有26笔,涉及公司12家,其中仅有珠江啤酒一家来自中小板 ,其余全部隶属于主板公司。4月14日~4月24日,金地集团累计发生9笔大宗交易,其中8笔单次成交金额超过亿元,同时观察其交易接盘方,全部为机构专用席位。此外,中国平安月内发生的12笔大宗交易中,也有5笔单次交易成交金额超过亿元,其中,两笔交易分别被国泰君安证券总部和中信证券总部接盘,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营业部也素来有“QFII大本营”之名。
随着优先股等多重利好接踵而至,近期大盘蓝筹股渐有逆袭之势,而从大宗交易信息也可看出机构及QFII等外资对低估值蓝筹股的看好。
机构席位交易活跃
4月份,大宗交易市场虽整体热情有所降温,但机构专用席位却相对活跃,无论在买入或卖出的席位中都可以频频发现其身影。与此同时,中信证券总部、东方证券东方资财等著名席位也多次现身,机构席位大举参与大宗交易市场,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发生的477次大宗交易中,29次买方营业部为机构专用席位,涉及公司15家,成交总金额40.64亿元。相比3月份,虽然涉及公司家数和次数略有减少,但成交金额却高出了145.26%(3月份共有37次大宗交易买入方为机构专用席位,涉及公司16家,成交总金额16.57亿元).
本月内,机构对金地集团的股权争夺愈演愈烈,两家保险企业在二级市场连续增持金地集团的同时,神秘机构专用席位也不断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期间4个交易日9笔交易,金地集团大宗交易的买入方均为机构专用席位,折价率最高1.94%,溢价率最高6.95%。此前,生命人寿、安邦保险都曾在公告中表示,增持股份全部来自二级市场,故接盘方不可能出自上述两家险资。那么,神秘的大宗交易接盘方究竟是何方神圣?可以肯定的一点,接盘机构一定不止一家公司。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股东的举牌线为5%,而由上可知,机构专用席位短短两周借道大宗交易斥资近28.51亿元吸筹3.32亿股,在金地集团总股本中的占比达7.4%,已经达到公开披露信息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数上,生命人寿与安邦保险的持股比例相差不大,若安邦保险与上述大宗交易接盘方联手,成为一致行动人,金地集团的控股权之争或仍存变数。
而仅观察机构的青睐方向,小盘股则相对更为被认可,月内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的15家公司中,两家来自中小企业板 ,7家来自创业板。
机构减仓观望 投资者不如休息
多空4月同桌激辩,但是IPO预披露大冒险后,股指的反弹被冰封,上证综指拍案而下0.64%,再度逼近2000点关口。创业板股指向下破位,当月下挫4.61%,市场系统性风险显现,个股呈现普跌的局面。
机构净买入力量减弱
截至4月29日,在20个交易日里,机构净买卖次数为101次比132次,净买卖额分别为38.12亿元和36.05亿元。从次数和金额来看,与3月相比明显减少(见表1)。分市场来看,机构虽然对沪市净买卖差额不多,但沪市减去近8亿元对金地集团的净买入额,则只有3.54亿元,相比较8.59亿元的净卖出额(也扣除了对金地集团1.6亿元的净卖出额),空方绝对主导了沪市。而创业板机构净买卖金额为8.04亿元和6.28亿元,合计净买入1.76亿元。但创业板指数本月大跌4.61%,表明游资的退潮应是创业板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机构大单来看,单次净买卖亿元的大手笔分别为3次和6次,与上月的2次和13次对比,可以说,机构大手笔卖出力量有所缓解,但大手笔买入动力也还明显不足(见表2).
总体看,在4月的弱势行情中,机构主动净买入的力量明显减弱,市场做空力量逐步增加,机构和游资当月都有一定的减仓行为,市场观望气氛日渐浓厚。
机构甩卖医药股
从行业来看,机构净买卖次数最多的行业是TMT、房地产和机械板块。其中TMT中对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净买入略多一些。机构净卖出最多也是TMT,对其中的通信、教育传媒、计算机净卖出略多一些,另外净卖出明显的行业是医药和机械板块。
从4月机构次大手笔净卖出来看,其中有4次是在房地产板块。3月,京津冀被热炒;4月,以金地集团为代表的保险机构举牌地产公司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机构在金地集团合计净买入63894万元,净买入华侨城A19326万元,合计净卖出金融街 30187万元,净卖出华业地产11518万元,其他的基本上都可以忽略,而且本周二、周三金地集团复牌后连续两个跌停,已把上周五买入的机构快速套牢,可以说大部分机构对于地产股谨慎的态度并没有因金地集团的被举牌而发生实质性改变。
另外,随着市场的趋弱,机构在医药这个防御性板块上7买20卖,合计净卖出53535万元,大手笔买卖的医药股也是买少卖多,机构谨慎的心态可见一斑(见表3).
市场再度进入到了筑底阶段,近期大部分机构也在调仓和休息,市场的可操作性较差,投资者不妨耐心等待市场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