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钢协:一季度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最困难时代

2014年04月28日 13: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期货频道4月28日讯 中钢协28日公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88.87亿元,同比下降0.79%;实现利润负23.29亿元,同比减少56.04亿元,由赢变亏,累计亏损面45.45%。

  中钢协指出,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放缓,钢材消费属于淡季,但是钢铁产量仍然增长,库存大幅上升,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造成钢材价格持续下滑,全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今年的一季度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行业最困难的一季度。

  一、一季度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1.钢铁产量增幅回落,总体水平仍然较高

  一季度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产量分别为17970.51万吨、20270.01万吨和261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4%、2.37%和5.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44、6.73和7个百分点。平均日产粗钢225.22万吨,相当于年产8.22亿吨的水平。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9.97%,比去年同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2.钢铁产品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出口价格有所下降

  一季度我国共出口钢材1833万吨,同比增加390万吨,增长27.0%;进口钢材359万吨,同比增加36万吨,增长11.3%;折合粗钢净出口1568万吨,同比增加377万吨,增长31.7%。进口铁矿石22201万吨,同比增加3601万吨,增长19.4%。

  出口钢材平均价格为794.06美元/吨,同比下降63.22美元/吨,下降7.37%;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每吨1236.49美元,同比上升43.58美元,升幅3.65%;进口铁矿石价格为每吨127.95美元,同比下降7.47美元,降幅5.52%。

  3.国内钢材价格持续回落,同比大幅下降

  3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为94.83点,在去年3月末同比价格下跌11.66%的基础上,又同比下跌11.28%;环比下降1.63点,降幅为1.69%,连续第7个月下跌;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结算价格每吨同比下降368元,降幅10.14%。长材价格指数96.75点,同比降幅11.28%;板材价格指数95.26点,同比降幅11.12%。进入4月份以来,价格缓慢回升,4月18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6.39点,比3月末上涨1.56点。

  4.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超过八成为民间投资

  一季度,钢铁工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93亿元,同比下降3.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同比增长6.65%;钢铁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80.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710亿元,同比下降7.5%,去年同期为增长13.9%,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同比增长2.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同比增长25.3%。

  5.市场需求不足,钢材库存大幅增长

  今年1、2月份钢材库存明显增加,到2月末,全国主要市场钢材社会库存量最高达到2086万吨,比年初增加735万吨,增长54.42%。3月份库存有所下降,到3月末,钢材社会库存为1941万吨,比年初仍增长43.65%。库存大幅增加,说明需求较弱、产量较高。

  钢铁企业库存今年也呈明显增加态势,据钢铁协会统计,到3月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约1542万吨,比年初增加376万吨,增长32.3%;比去年同期增加172万吨,增长12.5%。

  6.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会员钢铁企业由盈变亏

  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88.87亿元,同比下降0.79%;实现利税146.47亿元,同比下降32.46%;实现利润-23.29亿元,同比减少56.04亿元,由盈变亏。累计亏损面45.45%,同比增加14.7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0.27%,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二、后期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1.钢材需求增长缓慢,钢铁生产仍将小幅增长

  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保持平稳,但面临下行压力,后期钢材需求虽然会有所增长,但增幅不会太大。而钢铁产量受产能过剩的影响,难有大的回落。2013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60亿元,虽同比下降2.1%,但投资额仍然较大,必将形成新的产能。预计今年粗钢产量仍会保持3%左右的小幅增长。

  2.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出口难以保持大幅增长

  虽然一季度钢材出口保持大幅增长,但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明显增多。2013年涉及到的贸易摩擦有25起,2014年以来又先后有美国、韩国、东盟、俄罗斯等国家开始双反案件7起,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预计后期增长幅度会逐步回落。

  3.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难以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地方钢铁企业快速增加,致使钢铁行业的集中度逐年下降,2013年前5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为25.4%,前10家企业占比为39.4%,继续呈下降态势,与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前10家占比60%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加上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低价无序竞争现象明显,致使钢材价格一直处于低位下行态势。近日,随着天气转暖,市场有所回升,钢材价格出现止跌趋稳迹象,但要大幅回升较为困难。

  4.成本居高不下、资金紧张,提高经济效益难度大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虽然钢铁企业纷纷采取了调整产品结构、对标挖潜、节能降耗、扩大非钢产业收入等降本增效措施,但由于产能过剩严重,产业集中度低,钢材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后期也难以大幅提高,加上矿产商处于垄断地位,致使钢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资源、能源、环境及交通运输价格、财税改革加快,将进一步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全行业高成本、低盈利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同时,企业普遍反映银行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控制,面临资金紧张、融资成本高的问题。预计二季度钢铁行业盈利状况会好于一季度,但盈利水平难以大幅提高。

  三、有关政策建议

  1.落实国务院化解过剩产能文件精神,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今年一季度全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34%,但是占固定资产投资八成的民间投资增长6.65%,必将形成新的产能。希望国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一是要严控新增产能,坚决管住新增产能项目,对违规地区和单位给予及时曝光,并追求当地领导责任;二是要严格环保执法,对达不到国家环保标准的企业不仅要加大处罚,而且要责令停产整顿,加快淘汰落后步伐;三是要加强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督,对违法生产、质量低劣的“地条钢”进行专项打击和治理等。通过严格执法,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尽快落实国务院文件中明确的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

  2.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目前,企业纷纷反映,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严格信贷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的信贷规模,同时提高了企业的贷款利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困难,影响到了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希望银行系统对钢铁企业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产品有市场、规范运作的钢铁企业应在信贷上继续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对违规项目、环保不达标、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给予严格控制,以促进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业升级。同时,应进一步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摆脱困境,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据钢铁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17%,而2013年同比下降2.99%,再次出现大幅上升趋势。

  3.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面对钢铁行业的困难局面,希望国家继续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如①对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尽快调整和完善2008年国家公布的所得税政策支持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目录》,对钢铁企业自发电给予脱硫脱硝补贴;②在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过程中,及时清理和减免各种基金和收费项目,对钢铁企业利用余压、余热发电免交重大水利建设基金和可再生能源基金;③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范围,尽快将建筑安装、金融保险等行业列入“营改增”范围。通过政策引导和改善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4.扶持国内矿山发展,抑制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

  国外矿山企业垄断、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是影响钢铁行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为鼓励国内矿山发展,抑制进口铁矿石垄断,建议国家减轻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目前国内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率平均为21%,最高达30%,税费项目有20多项,给国内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沉重负担。希望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加快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开采,逐步打破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在下步矿产资源税改革的设计中,能够得到体现。

  5.加快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推动行业的结构调整

  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重要渠道,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意见》明确了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和完善财税政策、完善土地管理和职工安置政策等,比以往的文件有许多实质性的突破。希望国家各部门尽快下发具体实施意见,推动兼并重组工作取得成效。


(责任编辑: 宋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