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经济发展也应张弛有度

2014年04月28日 08:13    来源: 金融投资报    

  2004年,在英国 “不睡觉大赛”中,19岁女孩克莱尔坚持178小时不睡觉,终于获得冠军,赢走18万美元大奖。事后,克莱尔坦言比赛过程非常痛苦,期间曾出现幻觉。医学专家也谴责不该举办这种对人体健康有巨大伤害的比赛,因为178小时不睡觉意味着记忆错乱、内分泌紊乱、脏器受损、皮肤衰老、免疫下降……

  人不能不睡觉,睡觉是一种休息,世间万物也是如此,张弛有度才可能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尤其如此,虽然一定的上涨基数是必须的,但在此基数之上数值的波动调整也应该是正常的。最近,随着中国第一季度GDP的公布以及各地GDP的出炉,一股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焦虑情绪持续上涨,因为各地GDP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实,降速并不意味着不发展,中国经济以前10%的超高速发展本身就不是常态,经济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波浪式前进是主基调,不是说一直可以高增长。美国的GDP在1970年是1,0255亿美元,到1990年达到5,8033亿美元,成倍增长;日本的GDP1970年为2068亿美元,到1995年达到5,2929亿美元,25年增长了25倍。但是,美国现在年GDP增长只有1-2%,日本是负增长,事实就是如此。

  中国经济在前些年的高速发展,还依赖了很多因素,比如较低的增长基数、人口红利、过度投资和工业化的更新换代。到现在,这些因素很多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基数已经很庞大,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方式正逐步被抛弃,而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更新替代又势必对原有产业进行淘汰。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与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产业面临增长瓶颈,新兴产业又暂时无法起到顶梁柱的作用,本身就不具备再继续高速发展的条件。形象点比喻,以前中国经济是个小巧的赛车,高速过弯道超车还游刃有余,现在成了个大巴车,你在弯道还踩油门,本身就不科学。

  我们要改变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必须大幅增长”观念,要首先有科学理性的认识,改变一些以人的意志为出发点的“人定胜天”的思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和以前很多事情是一样的,必须是刚性的,不能有挫折与倒退,不能有失败,我们缺乏对失败的容忍,所以对很多东西投鼠忌器。我们嘲笑日本有失落的十年二十年,人家自己根本不这样认为,反而认为经济失速的这十多二十年是社会发展最和谐的时期,我们担忧美国的金融危机,其实在美国,没有这些担忧,股市都创新高了,没有我们想的这么脆弱。

  我们无法容忍挫折与减速,这和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减下来怎么办的思想准备也有关系,我们更多会埋怨与指责,很少会有人想办法解决问题。自然有规律,经济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美国那么强大,有那么多经济学高人与理论,它也会遭遇金融危机;欧洲经济那么发达,社会那么有秩序,也会遭遇债务危机,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经济社会总体是非常稳定与和谐的。大家可以看看,如果这些问题落到中国,会出现怎样的波动?股市还会涨吗?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如果我们不转换思想而总是一根筋,总会有筋疲力尽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