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如何看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2013年07月24日 08:10   来源:人民日报   王 炜

 

  从“十一五”开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其中力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9.2%,从国际对比来看,任何国家都没出现过能耗水平在短时间内能下降如此之快。“十二五”的目标是单位GDP能耗再下降16%。除了节能减排,人们注意到,新一届政府更加注重食品药品安全,着力推动安全发展,在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同时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较大,人们担心为了稳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会不会又回到过去的老路上,转型升级的步伐会不会减缓?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没有政府行为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难以进行

  我国一直在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转型的大方向是什么?冯飞说:“我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整体方向应该是以扩大内需为目标,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和包容发展。”

  近期,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老百姓对此意见比较大,在应对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管理方式逐渐从过于强调前置性审批转到以过程监管为主,更加强调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仅是食品药品安全,新一届政府十分注重把应对挑战、处理公共突发事件作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比如应对禽流感疫情时,着力推动畜禽业转型升级。在抓安全生产、环境安全过程中,把促进清洁生产、推动环保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等。

  与此同时,我国越来越注重创新发展。冯飞说:“比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别于存量的产业升级,这是一种增量发展的思路。新兴产业的发展,又能支撑和服务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辅相成。这种创新驱动的新型产业发展,让我国经济发展能够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实现结构升级。”

  经济转型首先要做的是体制机制转型。没有体制机制的转型、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难以进行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转型升级,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促进转型升级。我们现有的体制基本上是为实现规模和速度扩张服务的,但在转型的时候,特别是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现行的体制机制反而形成了约束。在体制机制的问题上最需要突破的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核心是解决政府行政审批事项过多。最近,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62项行政审批事项,拉开了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

  增速下滑倒逼转型升级,经历痛苦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转型升级的步伐会不会减缓?冯飞说:“我想中国经济是远忧大于近虑,所谓远忧就是我们现在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突出特点就是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一些因素如今正在消失,过去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比如要素低成本等正削弱,亟待形成新的经济驱动力量和与现阶段相适应的比较优势。”

  冯飞认为,在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一定要更加注重解决中长期的问题。在解决中长期问题上,最关键还是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还是要技术进步,才能够形成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驱动因素。在目前要素成本上涨,特别是劳动力要素成本上涨比较快的背景下,我们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核心问题还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比较粗放的发展方式下,高速度会掩盖很多矛盾,企业对转型的关注程度不足。企业追求的是高速度,快速占领市场,规模扩张,不利于解决长期问题。目前如果要搞新一轮刺激,就不能形成转型的倒逼机制,中长期的矛盾将进一步恶化积累,未来有可能出现矛盾的急剧爆发。

  其实,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反而容易形成倒逼机制,倒逼企业和政府把精力放在经济转型上,放在培养形成创新能力上。经历一段转型的痛苦过程,中国经济会有新的面貌,上一个新的台阶,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转型升级首要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下一阶段,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什么?冯飞表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创新水平下,最重要的转型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提高有很多方式,技术是关键领域,但不仅限于技术。首先要提高附加值。具体手段来看,重点在提高研发、设计、品牌的水平。

  同时我们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一些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比如现在很多企业比较关注产品生产,但制造出来后,怎样去开展更有效的营销,形成好的商业模式,还有很大的欠缺。目前,政府在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上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说打破行业的壁垒,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还要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目前已经形成跨学科甚至是跨国界的协同创新模式。提高创新能力,政策重点也应该有所调整。我们要进一步突出功能性产业政策。所谓功能性产业政策就是要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关注技术创新,关注商业模式的形成。

  需求侧也十分重要。需求侧对于经济转型的影响是非常强的。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正在形成一些新的需求,这些新的需求呈现由个体性到群体性的一种需求,比如因为资源环境问题催生的绿色需求、绿色消费。要把这种需求侧的作用发挥出来,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转型,需要一些政策引导。比如说新能源,就是一个非常有潜力有需求的领域。如果我们把面向老百姓的太阳能屋顶、风能的市场打开,就能形成庞大的需求。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