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宝宝军团”竞争处于被动挨打的背景下,各大银行相继推出类余额宝理财平台,欲重塑“宝宝军团”的格局。最近发布的基金一季报揭秘的“屌丝”资金在不同“宝宝”间的分布显示,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增幅,发展初期的银行系“宝宝”尚难与电商系分庭抗敌,仅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就垄断了七成左右的“宝宝”份额。
电商平台优势彰显 财富宝规模急增76倍
目前,已有47只货币基金加入互联网“宝宝军团”,而“宝宝”吸引的资金有超过七成集聚于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对接的产品。
据统计,目前对接各类互联网“宝宝”的货币基金中,有42只产品披露了一季报,这42只产品的总规模已突破万亿,为1.02万亿份,而上述三大巨头对接的货币基金规模就超过7300亿。
其中,对接余额宝的天弘增利宝一季度末规模高达5412.75亿份,在“宝宝”中雄踞规模首位;最早对接微信理财通的2只货币基金——华夏财富宝、汇添富全额宝一季度末的规模也分别增至821.65亿份和26.31亿元;对接百度百赚利滚利的嘉实活期宝、对接百度百赚的华夏现金增利规模分别为118.32亿份和960.47亿份。
“沾上这三家就如同傍上了大款。”一位销售人士笑称。华夏财富宝一季度初的规模为10.64亿份,1月22日正式上线微信理财通,一季度末规模已涨至821.65亿份,增长了76.17倍,是一季度规模增幅最大的“宝宝”。
去年12月上线、对接百度百赚利滚利的嘉实活期宝,一季度规模增幅仅次于华夏财富宝,从3.41亿份增至118.32亿份,上涨33.6倍。
银行系增长势头强劲 基金直销份额遭分流
电商“宝宝”的崛起令银行业危机感丛生,去年底起,各大银行陆续推出类余额宝理财平台。从季报看,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增幅,发展初期,银行系“宝宝”尚难与电商系对抗。
银行系“宝宝”中,平安银行去年12月最早推出余额理财服务平安盈,与平安盈对接的平安大华日增利去年底成立,一季度规模从1.67亿份增至5.85亿份,涨幅为2.5倍。
今年2月,民生银行成为第二家推出“宝宝”的银行,与之对接的民生加银现金宝一季度规模也出现翻番,从6.53亿份增至13.32亿份。
基金公司官网直销平台是货币基金最早的“触网”平台,但网民关注度一直不高,随着电商系和银行系“宝宝”的飞速崛起,基金直销“宝宝”的规模变化出现两极分化。
基金直销“宝宝”中,新华壹诺宝一季度规模暴涨18.49倍至15.36亿份。广发钱袋子规模上涨3.49倍至9.28亿份。而同期,长盛添利宝A、大成货币A、国投瑞银货币A、国泰货币、诺安货币A,一季度规模下降幅度则均超过50%。
电商平台黏性大 基金直销客户体验有不足
“活期存款转为货币基金,一方面看重货基远超活期存款的收益,另一方面,是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起来的便利性,如急需用钱时能否快速到账、买卖有没有限制。”基金研究人士称,但从现在资金流动看,网民似乎对“宝宝”到账时间、买卖金额的些许差异不是特别敏感,对平台倒是有较大的黏性。
目前,在各“宝宝”中,各基金公司官网直销的货币基金日常申购额度均未设置上限,但电商系、银行系“宝宝”多对申购设限。其中,微信理财通的申购金额在5000~5万元,百度百赚利滚利单日限购10万元,资金存量限额100万元。平安盈单日限购1000万元。
就快速取现到账时间而言,基金公司官网直销的产品更具优势。其中,融通、华安、嘉实、汇添富、工银瑞信、诺安、招商、民生加银等 10家公司在官网明确提出“秒杀”到账。
互联网合作产品的赎回资金普遍无法实现实时到账。银行系“宝宝”也有很多产品赎回无法实时到账。如工商银行“薪金宝”是渠道代销“T+1”,赎回资金在T+1日前到账。
“虽然在流动性上,基金直销比电商、银行都有优势,但是,在认可度和开户等用户体验上或有不足。”上述研究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