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盘短期或有震荡 关注一季报业绩

2014年04月14日 08:31    来源: 今日早报    

  清明节后,大盘一扫往日死气沉沉的颓势,在四个交易日中收出两根放量中长阳线,一举攻克半年线、年线,以金融为代表的大盘股发力成为市场反弹的首要功臣。从周末消息面看,美股中的科技股延续调整走势,对A股相关概念股也将带来压力,而蓝筹股在连续上行后也有一定的调整要求,因此短期市场或将面临一定的震荡。随着上周一季报拉开大幕,市场对一季报的关注热情将逐步升温,投资者不妨逢低对一些业绩大幅增长的股票进行布局。

  利好消息刺激蓝筹股走强

  上周市场放量反弹,结构继续分化。周四中午“沪港通”政策突然出台,刺激价格倒挂的蓝筹股大幅补涨,而创业板股票的抛售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周上证指数大涨3.48%,创业板指数上涨1.27%。从周线上看,沪市大盘上周收出一根放量阳线,一举向上突破多条周均线的压制,显示多头上攻力度强劲,周MACD也拉出第一根红柱,显示中线趋势开始转好。日K线上,中短期均线已掉头向上形成多头排列,对大盘形成强力支撑,上周五大盘围绕年线进行技术性强势调整,显示蓄势整固后还将震荡向上。

  消息面上的双重利好叠加对蓝筹股提供显著支撑。一是证监会日前发布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相关信息披露准则。细则的出台,预示着优先股的发行越来越近,受此影响,银行、券商、电力等板块获得市场的追捧,蓝筹股的上扬,对指数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沪港互通互联,沪港有望迎来5500亿元额度,引来活水,有利于蓝筹股在两个市场获得价值发现,价格更趋一致,特别是A+H股价倒挂的个股更受到市场的追捧。短期来看,蓝筹股的走强将带动大盘继续向上攻击。

  周末消息面好坏参半

  从周末消息面看,利好和利空都有不少,但对市场影响都不会很大。首先看外围市场,上周五美国股市收跌,纳指在今年2月3日以来首次收在4000点整数关口下方。科技股延续了前几日的下跌趋势。欧洲股市上周五收盘下跌1.4%,主要由于投资者对估值抱有担忧情绪而撤离股市,全周该指数下跌3.1%。此外,虽然最近一期的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并没有对货币政策作出调整,但从包括德拉吉在内的央行官员的发言可以看出,欧洲央行的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似乎已经箭在弦上,这对欧洲股市也会有一定的刺激。

  回到国内,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ST长油终止上市的决定,*ST长油成为今年首家退市公司,ST股票概念炒作会受到冲击;本周沪深两市将迎来4月份解禁最大的一周,限售股上市数量约24.08亿股,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市值约450亿元,较上周大幅增加,市场资金面压力不小;优先股试点箭在弦上,工行、农行、中行、浦发银行总共拟发行3000亿元优先股,对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有一定的支持;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原因是中石油管道原油泄漏所致,对中国石油股价或有冲击。整体来看,消息面上较为平静,市场有望延续自身的运行趋势。

  关注成交量和一季报

  上周市场大幅反弹,与成交量的大幅放大密不可分。资金流向上,场外增量资金小规模净流入,周内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金额基本回升到2000亿元以上的高水平,交投转为活跃。以沪市为例,全周沪市共成交4368亿元,日均成交1092亿元,比前一周放量51%,从而推动沪指突破了2100点整数关口。不仅如此,进入4月份以后,大宗交易也呈现活跃迹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宗交易出现了新的席位。如开源证券北京开阳路营业部在2014年之前一直默默无闻,而2014年以来却持续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二是机构专用席位开始频频上榜。神州泰岳、上海佳豪的大宗交易的买入方均是机构专用席位。4月是新季度的开始,部分机构开始实施二季度的资金使用计划,使得大宗交易市场交投渐趋活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指标股因低估值、高股息率优势吸引着场外资金加仓,从而使得A股短线买盘力量增加。

  目前,2013年年报已披露过半,持续了近4个月的年度业绩炒作逐渐淡出A股舞台,由于目前市场情绪依然偏谨慎,一季度业绩变得尤为重要,随着一季报披露工作的正式展开,市场焦点正逐步转向一季报。截至上周五,已有73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业绩向好的有400家,占到了近六成。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在剔除43家今年一季度上市的新股后,690家上市公司首季合计净利润预计在117.07亿元至161.94亿元之间,而去年同期这些公司实现的合计净利润为136.46亿元。由此计算,同比增幅约在-14.2%至18.67%之间。由于这690家上市公司多为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由此可见,一季度国内制造业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可能出现与2013年一季度相似的“零增长”的情况,因此创业板、中小板中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股将面临更大的抛售压力,投资者一定要避开业绩地雷,选择一季度业绩增长的股票逢低布局。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