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房企业绩随着楼市回暖一路向好。根据统计,截至9月26日共有29家房企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9家房企的预增幅度超过100%。房地产整体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速。
业绩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在29家公布业绩预告的上市房企中,报喜者超过半数,业绩同比有望翻番者达到9家,分别是世荣兆业、南国置业、宜华地产、中粮地产、滨江集团、粤宏远A、荣安地产、世联地产和深物业A。嘉凯城则预计实现扭亏。
其中,业绩增幅最大的要数世荣兆业,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4.30亿元至4.50亿元,同比增长4600%至4800%。事实上,上述9家业绩有望翻番的房企中,有6家企业去年三季报出现了30%至70%不等的业绩降幅。不过,随着今年房地产市场好转、结算收入增加,这些公司的业绩已经明显复苏。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稳步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实际投资额为52120亿元,同比增长19.3%;新开工面积12.78亿平方米,同比增加4.0%。
泰禾集团总裁助理沈力男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波市场行情自2012年年底启动以来持续至今,并有继续走高的趋势。“这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中央政府提出要坚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对房地产的态度有所微调,为我们提供了政策基本面的信心。”
沈力男的说法得到了零点地产研究部总监王冰的呼应,她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本轮市场行情持续平稳,并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房地产市场看起来就有节节攀高的迹象。”
相比“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令众家房企更为振奋的是融资渠道和手段的增加。从目前的进展看,证监会将逐步受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申请,被冻结了长达3年的房地产股权融资即将“冬去春回”。
目前业绩报喜的开发商中,已有荣盛发展和广宇集团在近期提交了再融资申请,正排队候审,预计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45亿元和10亿元。
相比之下,青岛华光、天津松江、上海新梅、津滨发展等10家房企则预计前三季度将出现亏损。国兴地产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前三季度亏损2400万元左右,主要原因是可结转利润小于费用支出。
量价齐升将延续
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量价齐升的态势有望延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0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4%;销售额45724亿元,同比增加34.4%。
长城证券对其重点城市销量和房价近期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重点城市销量指数环比上升15%。其中一线城市销量环比上升24%,二线城市环比上升10%。今年以来平均销量指数同比增加11%。此外,重点城市房价指数环比上涨2%,其中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6%,二线城市基本持平。今年以来,平均房价指数同比增长了6%,9月全国楼市继续呈现成交上扬、价格上涨的趋势。
“此前土地市场热情高涨,带动了消费者对商品房的购买预期。现在北京新建商品房的库存正处于历史低点,只剩下6万套左右,这一数量是非常少的。一线城市的购买热情在热上加热,三四线城市则不断趋冷。”沈力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虽然目前有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业已进入“下半场”,但是我们认为房地产业的黄金期还没真正到来。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只是解决了部分人的住房问题,但是多数人没有住到好房子。因此,这种住房改善性需求在未来二十年会唱主角,追求舒适住房将成为住宅市场新的发展方向。
沈力男认为,下半年房地产业较上半年来说应该会更加火爆。“泰禾集团从现在到年底有十多个楼盘要开盘,下半年是关键时期,开盘的数量要比上半年多,我们对下半年的业绩充满信心。”
尽管商品房销量持续增长,房地产公司业绩大幅回升,但是上市房企的股价却不温不火。统计显示,地产行业指数较今年年初下跌5.34%,招商地产等龙头股价年内下跌超过10%。业内人士认为,与创业板、银行等蓝筹板块相比,地产板块的估值洼地更加凸显。在政策转暖和成交量上升的基础上,地产板块估值具有一定反弹动能。
房企分化“强者恒强”
从房地产三季度的销售情况看,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速。这也为开发商未来结算收入增加打下基础。
数据显示,金地集团8月单月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上涨81%,恒大地产、融创中国紧随其后,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50%;反观中小房企,中渝置地、深圳控股等公司由于推盘周期的影响,8月销售额有所下降。
与规模房企相比,中小房企的销售更容易受到单个项目的影响,业绩具有明显波动性。对此,旭辉集团董事长林中认为,“未来的行业格局是,在一二线城市,一定是强者更强;中型房企会面临不进则退的尴尬,小型房企则会走向专业、细分或者被淘汰;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企则会随着城市化的成熟逐步消亡。”
林中表示,随着地价不断被炒高,中小房企在一二线城市拿地非常不易,而三四线城市楼市泡沫很大,中小房企又不敢拿地,这导致很多中小型房企面临缺乏土地储备、无法继续发展的困境。相比大型房企可以通过上市、基金、海外发债等方式融资,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度更大。再加上受主营业务行业背景和业务量限制,中小房企很难做到专、精、深,特别是跨行发展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受近年来调控政策、融资成本高和负债率高等多重因素制约,已经有不少企业主动退出或逐步撤离房地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