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高收益率,高收益率意味融资方的融资成本会更高
从中诚信托的“诚至金开1号”到吉林信托的“吉信·松花江(77)号”,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信托的兑付问题反映信托行业的整体风险隐患正在逐渐暴露。信托业“刚性兑付”潜规则被打破只是时间问题,引爆信托风险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时可能出现。
但信托作为理财中的“高富帅”,高收益率对于投资者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如何选择信托产品是目前众多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就此广泛采访了在销售一线的理财经理、参与信托产品设计的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及专家。
提防三大陷阱
信托水很深,在选择信托产品时要仔细看产品合同,如果有条件让专业律师审核,其中有很多“陷阱”不是专业人士不会发现。一位资深金融业研究人士建议。
总结众多业内人士的观点,高收益率、质押率,以及信托资金投向是选择信托产品时隐藏风险最多的方面。
高收益率是吸引投资者选择信托产品的最大因素,相较于银行理财产品的5%—6%的年化收益率,信托产品8%—9%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业内人士表示,信托产品高收益率的背后,风险控制、运作等都还在黑箱子里面,信息、风险在信托领域格外不对称。
“不要迷信高收益率,高收益率意味融资方的融资成本会更高。一般来说,借款方的融资成本比收益率要高2—3个百分点。如果融资方本身资质过硬,或者项目很好,议价能力会高,不会接受过高的融资成本。”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透露。“银行贷款利率是一把尺子,收益率越高的产品风险就越大。”
虽然高收益率背后隐藏很多未知风险,但就目前已出现的兑付危机来看,质押品是信托的一个更容易引发风险,也更隐蔽的“陷阱”所在。
中诚信托的“诚至金开1号”在推介时称有5个矿,价值100亿元资产的质押,质押率不足三成。但最终发现,有的采矿权直到2013年也没有拿到。
“一般来说,投资质押率在45%左右是比较健康的,但现在很多大大超过这个数字,有的甚至是零质押。而这些一般投资人都很难判断。”一家大型银行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
此外,信托资金的投向也容易误导投资人,除传统项目之外,信托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红酒、翡翠、艺术品信托等等先后涌现。“高大上”的投向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金融等传统的领域,因为做的多,模式成熟,风险控制比较好把握。而红酒、艺术品等信托产品的专业性要求高,风险也更高。目前来看,成功的很少,大多都是“噱头”。
专家提示四项注意
目前的信托市场鱼龙混杂,众多的信托公司与第三方机构让投资者无从选择。专家提出选择信托产品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对于初级投资者来说,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大型信托公司的产品是明智的投资方法,中信万通证券研究员周洪涛表示,因为每个公司的选项以及立项标准各不一样,而往往大型信托公司的项目来源更广泛,风控也更加严格,充足的资本金以及专业的研判能力使得应对兑付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于初级投资者来说,选择大型信托公司产品是最便捷的途径也是最有保障的途径。
二,在合同中,如果连带担保责任中若出现子公司为母公司的担保情况,则应尽量避免。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子公司为本该实力比它强的母公司担保说明公司在资金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三,具体来说,周洪涛认为,房地产类信托最需要关注的点是“VCC”:Value——价值,地段的稀缺性,不可复制性是确定房地产价值的永远不变的规律。Cash Flow——还款来源,多类型、规模化的参与主体是项目流动性的重要保障,项目的定位以及规划,交易规则的明确都是还款来源的参考因素;Counterparty——交易对手,融资主体的市场排名,历史融资纪录,公司管理团队的情况都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因素。建议选择全国前50强的房地产公司,在一、二线稀缺地块的地产项目,这样的保障性较高。尽量规避三、四线城市,中小房地产商的项目。
四,选择政信类项目,周洪涛表示,主要关注三点:一、融资主体是否为在公开市场发债企业,与此同时,鉴于平台公司的特性,是否有明确的还款来源以及资金安排也非常重要,建议最好选择有财政承诺或人大决议的项目。二、当地的财政情况,建议选择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地市级或百强县排名靠前的平台公司。三、增信措施,是否有外部优质企业提供担保或者商住出让用地提供足额抵押,目前政信类项目的违约概率很低,项目资产的处置难度也很大,因此主要观察增信措施是否足够优质即可。
随着“刚性兑付”神话的即将打破,信托产品的分化格局会愈发明显。投资者应用自己的智慧精挑细选信托产品,最大程度规避风险,享受相对高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