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邱冠华表示:“二季度有望催生一轮银行股的中级反弹”,预计银行业龙头个股二季度涨幅能达25%-30%。在当前A股银行股被低估的背景下,随着本次中级反弹尾部的逐渐抬升,银行股迎来了最好的增持时点。未来那些最具市场化和创新基因的银行有望估值“老树”开“新花”,具备更大投资机会。
“三拐共振”推中级反弹
增持时点浮现
“考虑到银行股流动性良好,已经具备投资价值,且越早增持越主动。”邱冠华表示。就目前市场环境看,稳增长“微刺激”的氛围渐浓,中小盘成长股的分歧逐渐加大,主动基金银行仓位处于历史新低,市场风险偏好也正在降低。
虽然银行业的长期利空依然存在,但这并不影响中级别反弹。邱冠华认为,首先,长期利空主要影响的是银行股的长期投资机会,而短期中级反弹则主要看短期利空是否已被充分消化。其次,长期利空主要制约的是银行股30%以上的上涨空间,而并不会影响一轮中级反弹行情能否启动。最后,本轮利好或利空已经体现在股价中,打破平衡的力量要么来自新利好或利空的出现,要么来自原有利好或利空的边际增强或减弱。
银行股这次的中级反弹机会主要源自利空因素的边际减弱,邱冠华概括称之为“三拐共振”。第一是经济区间运行拐点,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已掉进经济运行区间下轨,二季度有望出台稳增长“微刺激”政策,从而促使经济增长往区间中枢乃至上轨回归;第二是互联网金融扰动拐点,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经受了互联网金融的野蛮搅局,而如今“宝宝们”的甜蜜自由期已经结束,开始陆续纳入严格监管,再加上银行间市场利率回落常态,其对银行的扰动边际逐渐减弱;第三是监管政策出台拐点,2013年3月以来银行股受到了理财八号文、利率市场化、同业监管等一系列政策及传言的影响,随着近期《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下发,政策干扰接近尾声。仅剩的《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和存款保险制度虽仍未落地,但在股价中早已体现。
邱冠华进一步指出,这次中级反弹预计将持续约两个月,并伴随着底部的逐渐抬升。目前银行股处于平台阶段,是最好的增持时点。待4-5月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出台将会创造第二次增持良机,但考虑到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故扰动将较为短暂,幅度也不会深,增持成本未必比现在低。
差异选股为上策
邱冠华建议投资者以“一个事实,两种心态”去看待A股银行低估值的现象。一个事实:A股银行股被低估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低估并不等于一定就有机会。银行股被低估好比一根被外力挤压的弹簧,挤压消除,它会迎来反弹,但挤压加剧,它就会越缩越短。而只有前者,才是做多的机会。两种心态:一方面建议对银行股低估值不应太执著,只要PB大于零股价都有可能会跌。另一方面建议对银行股低估值也不要太冷漠,低估值、低仓位的银行股,只要给一点阳光就能很灿烂。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银行股作为大盘股的标签已经“名存实亡”。虽然银行股的名义市值占比高达20%,排名位居第一,但是其交易量占比却不足4%,排名已被挤出前十。同时,当前主动基金的银行仓位已不到2.0%,创历史新低。对此邱冠华表示,上述情况虽然不能构成银行股机会的充分条件,但是绝对可以为银行股启动一轮反弹创造条件:光大乌龙指致银行瞬间飙升、2013年12月20日百万元大单致建设银行曾一度跌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A股银行已经进入差异化选股时代,对于投资标的选择。邱冠华建议道:未来银行股的投资机会将来自从躺着吃饭到跑着吃饭的转型。哪些银行率先学会跑着吃饭,哪些银行就有投资机会,最可能率先学会跑着吃饭的银行就是那些最具市场化和创新基因的银行。从这个角度说,传统平庸型银行将呈现低估值的常态化,而转型创新型银行则有望估值“老树”开“新花”。单单从二级市场价差角度考虑,如果某些银行不能因时而变,就将不具投资价值。随着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选择面增加,这些银行可能连“僵尸股”的命运都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