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地产重组第一股”获批 东银系欲再造迪马股份

2014年03月28日 07:04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东银系”地产整体重组“闯关”成功。

  3月26日晚间,号称“地产重组第一股”的迪马股份(600565,SH)重大资产重组获得证监会放行。按照业内的说法,这是“东银系”为了完成4年前的一次重组计划。昨日(3月27日)早盘,迪马股份“一字”涨停。

  按照重组计划,迪马股份拟以3.52元/股向大股东重庆东银集团及江苏华西集团等定向增发约11.8亿股,购买其持有的4家房企股权,交易资产预估值41.5亿元。此外,迪马股份还将定向增发13.8亿元,作为此次重组配套资金。东银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按照前期计划,重组完成后迪马股份将更名为东原地产。

  迪马股份董秘张爱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公司今年将有80亿元~100亿元的土地储备金授权,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

  地产重组首单落地

  去年8月底,迪马股份停牌,“东银系”重组一事再次开启。

  按照重组计划,迪马股份拟以3.52元/股的价格向大股东重庆东银集团及江苏华西集团、华西同诚定向增发约11.8亿股,购买其持有的4家房企的股权,交易资产预估值41.5亿元。此外,迪马股份将向不超过10个特定对象增发融资13.8亿元,作为重组配套资金。

  此方案一出,相关媒体曾质疑其存在诸多瑕疵,尤其是大股东东银集团与交易标的之间的高比例占资问题。2个月之后,迪马股份再次发布了一套详细的重组报告,并做了彻底清理。

  2013年底以来,楼市调控趋于“市场化机制”成为中央政府的一项指导原则。尤其是近期中茵股份、天保基建与北京城建再融资预案顺利获批,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市场开始对房地产开闸趋于常态化。

  与上市房企频频抛出再融资预案不同的是,迪马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号称新一轮楼市调控以来的“地产重组第一单”,对于寄望以借壳方式登陆A股市场的非上市房企来说,具有风向标意义。3月26日晚间,迪马股份重组预案获得证监会放行。随后,东银集团品牌部相关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意味着东原地产精心筹备数年的资产重组方案终获圆满结果。根据这一资产重组方案,总资产高达41.51亿元的房地产项目将正式聚合至东原地产同一个平台上统一运营。

  迪马欲更名东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实际上,东原地产是当前迪马股份控股超过77%的地产旗舰。东银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按照之前的重组计划,待此次重组完成之后,迪马股份将更名为东原地产。对于此种说法,记者向迪马股份董秘张爱明求证,他表示目前暂时未列入计划。

  按照迪马股份2013年年报的说法,当前该公司除了传统的特种车主业之外,房地产业务也跃升为其主业。去年,迪马股份实现房地产营收21.3亿元,实现制造业营收8.2亿元,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还多。

  重庆大学房地产MBA一位资深教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东银集团一心想在重庆民企中做大做强,但其能源与机械制造作为传统行业,利润率很薄,在市场周期性波动很大,而地产板块仍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利润率相对较高,但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这次重组也算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与此相佐证的是,据东银集团内部人士援引东银集团掌舵人罗韶宇在今年初的一次内部讲话称,“2013年东银开始了新的冲刺,2013年至2017年是东银转型的五年,更需积蓄能量,准备冲刺,在2017年实现500亿元目标”。

  前述东银集团内部人士还透露,在前述战略宣讲会上,迪马股份的一位高管强调说,为了成为优秀的上市公司,东原地产将采取高周转策略,近三年签约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0%,ROE要达到20%,净负债率要降到60%。

  不过,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据前述年报透露,迪马股份去年实现净利润3398万元下滑超过7成,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67%,下滑超过7个百分点,账面现金流不足14.4亿元,而融资余额接近52亿元,其中包括23亿元的高成本信托融资,土地储备项目也仅有5个。

  对于ROE的下滑,张爱明解释说,这主要是去年公司净利润下滑所致,部分项目还未来得及进行结算,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吃掉了很大一部分利润,其中仅管理费用就耗血4500万元。不过,随着今年项目集中结算,净资产收益率将有很大的提升。

  据了解,迪马股份的前述5个房地产项目,绝大多数为东原地产去年高溢价所得。很显然,迪马股份在土地储备项目上明显不足。

  张爱明表示,迪马股份除了深耕成都、重庆、武汉之外,不排除进入其他区域。按照股东大会授权,公司今年将有80亿元~100亿元的土地储备金。在拿地方式上,将继续采用1:1或1:2的财务杠杆拿地。前述东银集团内部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在前述战略宣讲会上,迪马股份的上述高管还重点提到,在融资策略上,将采取“房企合作+基金(信托)”的联合拿地模式,探索与金融机构总对总的合作模式等。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