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影院“爆富”经济关键词 租金高盈利难偷票房

2014年03月24日 07: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陈妍妍

  剧角映画总裁金波表示,影院投资热在2011年达到顶峰,高额的房租使得2011年以后投资的项目亏损较大

  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万达院线称,去年该院线爆米花品项相关收入高达3.9亿元,占卖品总收入的72%、占据总收入的9.5%。一时间,影院的爆米花经济甚嚣尘上。

  那么,影院究竟如何盈利?《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院线人士发现,影院的收入主要依托广告、卖品和票房。2011年以来,一线城市租金不断高企,房租高达近千万元。2013年全国3831家影院中,能靠票房把租金赚回来的影院仅有6%。

  卖品收入约占10%

  剧角映画总裁金波有着十多年的院线管理经验,他告诉记者,影院投资热在2011年到达顶峰,高额的房租使得2011年以后投资的项目亏损比较大。

  “原来开发商对影院寄予希望较大,影院是作为开发商的主体项目,希望通过影院带动整个商圈人流量,所以一开始给影院的租金价格比较低。经过前几年的影院投资热,到2011年前后,变成了一家公司说要在这里建一个影院,二十多家投资公司过来标价,北京某影院光租金就高达2000万元。”金波表示。

  据悉,全国几大院线,除了万达是用自己的商业地产之外,其它院线的影院都需要交租金。一线城市年租金一般为700万元至800万元,三线城市大概300万元至400万元。

  如果影院年租金按1000万元计算,再按50%的票房分账,这些影院一年至少卖出2000万元的票房,才能将房租赚回来。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国3831家影院中,只有253家影院票房超过2000万元,占比仅6%。

  除了票房收入,影院的收入来源还有卖品、广告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影城里卖品是重要收入,因为票房要与片方分账,但卖品是自己的,所以影院肯定愿意推自己的卖品,卖品的收入大概占影院收入的10%。广告收入各个影院差别较大,包括阵地广告和片前广告,有的是与片方合作的。”

  就万达而言,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万达走高端路线,观众一般都是高端人士,对几十元的卖品价格并不敏感,而票价又不能贵得太离谱,所以在卖品上的收入会比其它影院高。

  五年内收回投资

  除了房租之外,影院投资成本还包括工资、办公费等费用。如果把所有费用平摊到每个座位上,一般大城市平均每个座位投资成本为2万元。也就是说,一个1000座的影院,投资成本高达2000万元。

  “影院投资方一般对内部的要求是36个月收回投资,但有不少影院要五年以后才能开始盈利。”金波表示,在投资影院前,投资方会对影院进行市场判断,包括调研这个区域的历史数据,市场规模、市场份额等,从而预估这个项目多少年能赚回投资。此外,还要看商业项目本身的业态搭配,例如一个5平方米-8平方米的华联,在三线城市的商业聚集能力可能很强,一线城市一般。

  影院投资建设以后对影院的考核也是分阶段的。第一阶段考核的标准是上座率,第二阶段考核收入,包括广告、场租、卖品等;第三阶段是客单价。

  谈及上座率,有人曾估算中国影院目前平均上座率不到15%,不过,金波认为这一数据并不准确,因为上座率很难估算,地区差异、工作日和周末、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差异太大,无法平均而论。

  为了提高上座率,影院曾做过多种尝试。例如提供优惠产品,包括学生卡、夕阳红老年卡以及延长营业时间等。有的影院为了节约成本,上午不营业或晚上17:30时以后营业,这样上座率就很高了。

  此外,金波还指出,目前观众对电影院的服务质量要求并不苛刻,但巨幕是中国电影放映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现在没有巨幕的影院在未来3年-5年内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市场竞争。

  即便如此,金波认为未来影院建设仍有巨大的空间。“2009年全国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有电影票房统计的城市只有197个,也就是说2600个城市没有电影院。现在大概也就500个城市有电影院,还有2300个城市没有电影院,这些市场空白是未来可以开发的。”

  “爆米花”成偷票房利器

  虽说影院盈利并不轻松,但偷票房着实招人恨。

  “爆米花”也成为影院偷票房的一种方式。据记者了解,利用爆米花等卖品销售,影院会推出“结构票价”,例如一张40元的电影票,影院可能只给片方报15元,其余的25元谎称为爆米花的收入。

  继1月17日出台《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后,2月底,电影局又对全国15家偷瞒票房的电影院进行处罚。

  国盛影业总经理高辉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档票房史无前例创新高,2月份单月票房超30亿元,主要原因是春节前夕广电总局下达整顿偷票房现象的通知,最近通报的15家影院只是杀鸡儆猴。”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制定关于实施监管偷票房现象的细则,已经拟好草案并提交有关部门审批,预计5月份后会出台。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