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4成银行理财缺位信披 小心埋下风险种子

2014年03月17日 08:00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日前,普益财富公布的2013年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不少商业银行在产品发行、到期和运行方面信息披露不足,部分银行甚至不披露,让投资者很难及时、完整地获得产品信息,影响投资决策。

  现状:银行理财信息模糊

  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从产品发行信息披露来看,部分银行对其发行的理财产品并不予公开披露;还有银行发行信息披露质量堪忧—仅公布发行时间、期限、预期收益率等简单信息,有的银行连预期收益率都不公布,需要投资者咨询。

  记者了解到,在163家发行了理财产品银行中,超过40%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信息平均值 (衡量理财产品发行信息披露程度的指标)低于2分 (满分3分),“这显示出这些银行在产品发行信息的透明度、及时性、完整性上的不足。”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表示。“部分银行在理财到期收益率的披露上更不透明。”据排名结果显示,接近40%的产品没有披露到期收益率;37家银行未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数量占到期产品总数的比例超过90%,其中又有30家银行完全没有披露产品到期收益率。

  叶林峰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运行信息的披露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投资者很需要在买了理财产品后,及时了解资金的投资状况,投资标的、项目情况以及相关的变化情况,但不少银行在理财产品运作过程中并不披露上述信息,使理财产品发行和到期之间出现“盲区”,投资者只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理财产品到期时接受“实现预期收益率”或“未实现预期收益率”的“判决”。

  从普益财富的排名结果来看,97家银行第四季度未对其任何运行中的产品进行运行信息的披露。

  投资去向:“其他”成为大多数

  据统计,2013年,投资范围未明确品种,或包含“其他”项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35630只,占当年理财产品发行总数的78.99%,涉及银行达161家,占理财发行银行总数的87.98%;其中,亦有9436只产品的投资范围未被明确。“这意味着,去年近八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因投资品种包含了‘其他资产’、‘金融产品’、‘固定收益品种’等模糊概念而导致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某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上述统计,在未披露或投向包含“其他类资产”的理财产品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行的发行数量排名居前,而这与相关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持正相关。“这表明,理财产品投向披露的模糊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们的理财产品主要投向的是一些债券、人民币之类的,信托类的投资现在比较少了,基本不做了,”某大型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行投向较为稳妥,但是具体有哪些方向,不便透露。

  “这是银行资产调整需求导致的,如果提前给定了投资范围,而又出现一个规定以外的资产调整需求,那就会让银行陷入被动。”该人士表示,“所以你看一些产品都会把投资范围和方向写得特别多,实际上这标注其他类没什么区别。”

  “投向之所以模糊化,大多数是为信贷资产、信托、资管计划这种非标资产预留的。”某股份行人士坦言,“现在的模式也是五花八门,有时也没办法确定采用哪种非标模式来对接融资方,或者承接的非标资产包以哪类通道对接,所以许多理财产品也就索性把投资品种模糊化,或者几乎把所有投资品种都写进范围中去。”“在当前监管政策没有严格界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的相关标准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在各家银行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这不仅不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同时也不利于理财市场的良性竞争。”上述业内人士表明。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