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企业家提、议案经济分析:"新一轮改革元年"的政策期待

2014年03月10日 07:36    来源: 北京晨报    

曹德旺

李东生

董明珠

许家印

宗庆后

张近东

闫冰竹

李彦宏

杨元庆

王填

杨超

董文标

郭广昌

李书福

雷军

  企业家个体的心态和期待,折射了经济整体上的创新和政策需求,他们在观点上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本身就是改革推进所必需的一种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为2014年的政策和经济走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再次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一周里,不管是电视、报纸上的新闻大战,还是街头巷尾的民间评议,几乎大部分话题都围绕着代表、委员们的发声。在这些声音中,虽然避免不了会有一些“雷语”,但总体而言,理性的观点交锋、意见碰撞显然更多一些,从草根到精英,从民生百事到顶层改革,黄钟大吕之音比比皆是。

  事实上,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互联网生态的加速进化,今天的中国并不缺少建言纳策之音。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助力下,来自学术界、企业界以及草根阶层的声音常常产生互动,社会舆论随时都处于一种准备核裂变的状态之中,而这种状态所能爆发出来的能量往往超乎人的想像。

  尽管如此,相比全国“两会”,这种来自民间的声音依然显得微弱。一是因为太过碎片化,不够系统,观点虽多但不能形成合力;二是这种观点大多不具有像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这种法律支撑的严肃性,有时候掺杂了太多的娱乐性,往往是批量生产,转瞬即逝。

  2014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一年,因此被业界称为“新一轮改革元年”。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与改革利益的冲撞会更加激烈。这个时候,更需要在国家层面参与最广泛的、正式的参政议政大会上务实高效,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形成民意的最大公约数。

  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阶层,不论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他们的议案、提案、观点更为引人关注。不仅是因为这些人在会议之外就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从其存在的起源上就带有一种突破与创新的基因,而企业家又是遗传这种基因最多的人群之一,因此他们的观点大胆而务实,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有观察人士敏感地发现,现今的代表委员们已经不甘心当花瓶,只是盖“橡皮图章”而已。相反,他们非常积极地倡言国是,期待自己的意见建议能够被决策中枢所接受,继而影响国家的大政方针或立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拥有更强的表达欲望。

  全国“两会”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企业家活跃的身影。他们虽有时也涉及专业以外的领域,但大多还是基于自身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有关自身公司发展战略或所在行业集体利益的改革方法。在这其中,越是经济规模大的行业,其发出的声音就越有影响力,房地产税立法、IT升级、电子支付革命、金融改革、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很多议题都吸引了大批的企业家参与其中,他们不但代表了自己,还代表了自己的公司,代表了自己所在的行业。他们的提案,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角。

  企业家个体的心态和期待,折射了经济整体上的创新和政策需求,他们在观点上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本身就是改革推进所必需的一种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为2014年的政策和经济走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