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这是过去3年中国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今天,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胡鞍钢研究团队刚刚做了对“十二五”规划的中期(2011年~2013年)评估报告。评估结果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依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应超过8310元,到2013年这一数字已达7978元,五年完成率为96.0%,估计2014年将提前实现五年目标。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不变价格计算明显增长,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从2010年的3.23倍下降到2013年的3.03倍。
胡鞍钢说,以2010年为基年,对2011-2013年的中期评估主要是基于对五年目标的完成率,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未达到60%者视为“进度滞后”;二是达到或超过60%者视为“进展良好”;三是接近100%者视为“接近五年目标”;四是达到或超过100%者视为“完成五年目标”。
他表示,“十二五”规划涉及的目标包括四大类:经济发展类、科技教育类、资源环境类、人民生活类。通常认为四大类可量化指标有24个,但他们此次采用了27个指标,增加的主要是资源环境类指标。“‘十二五’规划实施三年的中期评估结果得分是88.9分,比“十一五”规划五年得分(86.4分)略高。今后两年,如果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整个‘十二五’规划实施五年得分会超过90分。”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主要指标实施三年(2011-2013年)情况来看,有快有慢,有超额完成五年目标或三年目标的,也有未完成三年目标的,相当不均衡。其中,就业、收入指标落实情况较好,环境资源指标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完成率38.7%,明显滞后,氮氧化物排放减少量完成率只有2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也略显滞后。胡鞍钢说,“中期评估的目的是指出不足,敦促政府重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