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我国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农民收入“跑赢”市民。与此同时,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东中西部趋向均衡发展,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城乡结构得以优化。
2013年,中国经济向更为有利于民生,更为有利于公平正义和均衡发展的方向继续前行。
农民收入“跑赢”市民 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生态移民罗成武在同心县枸杞种植基地承包了700亩流转土地。2013年他家收入超过7万元。随着枸杞产量的上升,他预计今年收入能达到8万多元。
就在几年前,罗成武和妻子离开4个孩子在银川打工,那时这个回族家庭年收入约3万元。“这些年,国家对农民补贴多,还鼓励我们发展农村合作社、搞规模经营,很多农民都返乡务农,日子更有了奔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公报,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的实际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03:1,比上年缩小0.07。
农民收入“跑赢”市民收入,是2013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2013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609元,比上年增长13.9%;同时,这几年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很大,2013年各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约1700亿元,这使得去年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增长14.2%。
根据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1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2013年我国实现了居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指出,2013年我国GDP总量实际增长7.7%,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后,人均GDP实际增长7.1%,与之对应的是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即使增长稍慢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的增幅,与人均GDP7.1%的增幅也基本相当。
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 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我国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基础设施正不断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正在转化为中国经济梯级发展的强大动力。
根据统计公报,2013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增速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则分别增长22.2%、22.8%和18.4%,分别比东部地区快4.3、4.9和0.5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比较优势的转换期,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实现区域联动和东西联动,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飞认为。
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末,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城乡结构的优化,不仅仅体现在城镇化率这样的“硬指标”上,更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软指标”上。
2013年,一项项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城乡养老开始并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入试点,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初具雏形;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进一步提高,让更多农村孩子看到希望……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和区域均衡发展 为经济转型提供纵深空间
改革开放3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区域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问题不断凸显,提速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愈加迫切。
农历春节假期结束首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这被视为我国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可以预见,2014年,我国还将陆续在一系列领域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公平享有统一的“国民待遇”,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些‘短板’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提供了纵深空间。2014年,预计我国在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方面将有更多措施出台,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动力。”冯飞说。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在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预计下一步在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收入规范化等方面将会有更多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