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就要到了,各位自求多福。”昨日,一家消费类上市公司公关部人士何言(化名)挂出了这样的QQ签名。
央视“3·15晚会”自然是重头戏,这台“企业最不愿意露脸的晚会”因为专门揭露知名企业、名牌产品的问题,而让上市公司如履薄冰。尽管离正式揭底还有十余天,焦虑、不安早已向上市公司袭来。
“五大秘籍”
进入3月份,何言显得异常忙碌。除了给各大媒体准备宣传稿,对内她要给公司市场、售后等部门同事发送提醒邮件,“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可要谨言慎行、密切观察,遇到有可能伤害公司声誉的事情,一定要及时跟我们沟通。”对外整个部门一直在做舆情监测,“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刷网页和微博,看见涉及企业的投诉,即使是芝麻小的事,也要赶紧通知有关部门,把事情处理好。”
这是明面上的,最近一两年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一些企业会在“3·15”期间聘请不法公关公司,利用水军散播竞争对手的负面消息。为此,何言也要时刻盯着竞争对手的最新动向。
昨天,她还特意把历年来“3·15晚会”曝光的企业名单做了个梳理,“科技、网络类公司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但传统类消费公司也逃不了,谁也没办法掉以轻心。”
去年3月14日,实名认证“宣亚国际传播集团副总裁吴卫华”发新浪微博调侃:“明天就是‘3·15’了,要反危为机,企业只有一张牌可打——快速反应,承担责任:1、准备出N个版本的道歉声明;2、明晚高管加班,公司集合收看电视;3、打开官微,确保网络信号;4、听到自己企业的名字,马上现场会议;5、用最快的速度发出微博……”
何言对《金证券》记者称,“这不是玩笑,我们真打算照着这几条做。去年‘3·15晚会’,中招的几家企业都是第一时间通过微博澄清或者道歉,当天晚上公关部肯定是不能休息的,而且得事先准备点声明模板。”
删帖公司涨价
按照以往的惯例,“3·15晚会”的素材通常来自大家每天通过微博、微信讨论最热烈的行业或领域。最近,删帖公司也迎来了业务黄金期。
昨日,《金证券》记者拨通了某南京删帖公司的电话。负责人直言,“‘3·15’期间我们不接微博和大网站的活了,要删很困难。像一些地方网站还能接,删一条1500-1600块。”
相比之下,北京一家删帖公司的能量则相当大。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接待人员称,“除了地方政府这类网站,其他都行。目前删除微博上的一条负面信息,收费4000元。”而据了解,此前微博的删帖报价为3000-3800元。这位人员并不否认,“最近刚刚涨价了。”
据删帖公司介绍,公司会采取以下方法删除企业负面信息,包括公关处理法(直接与发帖者、网站沟通)、挤压处理(将负面报道挤压在后面,将正面的信息掉到搜索引擎的首页)、去除相关搜索(去掉百度、google、雅虎搜索中的关键词负面信息)、法律处理(企业通过有效网络取证,与律师事务所合作要求清除负面信息页面)、暴力处理(请求黑客朋友利用技术去处理负面信息,针对一些中小型、个人站长的网站)。
或盯上互联网理财
有知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表示,“‘3·15’期间的负面投诉,社会关注度相当高,所谓的万能删帖有吹嘘成分。而且删帖公司的某些作为已触及法律底线,反而会给客户带来新的麻烦。”
对于企业如此紧锣密鼓、战战兢兢,《金证券》记者接触的券商研究员直言,“目前质量事故曝光渠道已趋多元化和日常化,央视‘3·15晚会’的权威有所削弱。另外,经过多年的磨炼,上市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危机公关经验,也容易让大事化小。”
实际上,相比2011年双汇发展受瘦肉精事件影响、股价连续下跌的惨状,去年“3·15晚会”击中的上市公司并未大伤元气。在“3·15晚会”后的首个交易日,苹果公司被点了名,概念股却逆风上扬。不过,这位研究员也承认,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如此幸运,“市场已经有风声,今年‘3·15晚会’会盯上互联网理财什么的,投资者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