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福千足金手链3天断裂
中国经济网贵金属频道2月27日讯( “民生说道”记者 张海蛟 华青剑 )近日,广东省普宁市的张女士向中国经济网记者投诉称,六福珠宝的千足金手链因质量问题只戴了3天就断成了两截,并出现多处裂痕,无法佩戴。六福客服人员态度恶劣,称买的时候你怎么不看好,想退换没门,只能焊接。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六福珠宝客服,对方回应称,“张女士的手链断裂是人为拉断,只能焊接,就算只买了3天也不可能给退换”,并强调六福所售的首饰均为自己工厂生产,有品质保证。
六福缘何屡曝质量问题,业内人士透露,“六福的盲目扩张,导致存货压力骤增,因分身乏术而不得不依赖第三方供货。”
甘露公司市场部经理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六福以200元/克左右的价格从甘露公司低价批发成品首饰,回去后直接换成六福的LOGO进行销售,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
“六福号称产品都是自己工厂生产,但实际上大部分产品都是从第三方低价上的货,牟取暴利,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六福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对第三方上货问题没有任何说明,构成了欺诈行为。”业内人士说。
六福崭新千足金手链断裂 被指低价上货牟取暴利
今年2月14日情人节,张女士在广东普宁市的六福专卖店,花费1730元购买了一款千足金手链。
张女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在买完的第三天,手链佩戴时断裂成了两截,直接掉到了地上,当时我被惊呆了,没想到六福的产品质量这么差。”
“手链是男朋友送给我情人节的礼物,佩戴时格外爱惜,绝对没有外力撞击或是拉拽,是质量问题造成的断裂。”张女士说。
仔细观察后,张女士发现六福这款手链其他地方还有多处裂痕。
手链只买了三天,还没有过国家规定的三包日期,张女士来到六福专卖店,希望六福能够提供退换货服务。
张女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六福客服人员态度特别差,推卸责任说手链是人为拉断的,不是质量问题,想退货没门,换货要加222元才行,或者给你焊上。”
“手链只买了三天,还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三包日期啊,为什么加钱才能换呢,才过三天就让我直接损失222元钱吗?”张女士气愤地质疑六福客服人员。
“六福客服说你不服的话,可以自己去检测,不过你得自己出钱,我们可不管,检测出有质量问题才能给你免费换新的。”张女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女士向中国经济网记者埋怨道,“检测费用还要自己出,这太不合理了,六福就是抓住顾客不会自己去检测的心理,不给免费退换,我们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只能被六福这些大公司欺负。”
“六福还总在电视上面做广告,看来广告做的再好也没用,产品质量这么差,售后还没保障,看来以后不能买六福的产品了。”张女士说。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六福珠宝客服,对方回应称,“张女士的手链是人为拉断,消费者如果怀疑首饰存在质量问题,可以自己拿首饰去检测,但费用得消费者自己出。”
甘露公司市场部经理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六福公司是甘露公司的常年合作伙伴,六福以200元/克的价格从甘露直接低价批发成品首饰,回去后直接换成自己的LOGO进行销售。”
截止发稿,在中国经济网记者多次电话跟踪该事件处理进展的情况下,六福珠宝答应为张女士免费更换同价首饰。
六福进货渠道混乱 其实多为甘露产品
在六福的宣传口号中,“自有工厂打造优质首饰”,显得尤为显眼。但现实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
“六福号称产品都是自己工厂生产,但实际上大部分产品都是从第三方低价上的货,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六福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对第三方上货问题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说明,构成了欺诈行为。”业内人士表示。
甘露公司市场部经理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甘露购买200克以上就可以批发,六福是甘露公司的大客户,每年的交易金额都很大。
“现在甘露的产品只有直营店才挂甘露的LOGO了,合作公司都是批发完首饰后,回去贴自己公司的LOGO进行销售的。”甘露公司市场部经理称。
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甘露公司上货的门槛相当低,很多小的珠宝公司也在这上货,换句话来说,消费者在六福买的产品根本不值那么多钱,和小的珠宝公司买的基本一样。”
关于六福珠宝上货渠道混乱问题,业内人士称,“六福店铺的盲目扩张,存货压力骤增是主要因素。”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13年11月,六福集团宣布,拟斥资3.01亿港元收购香港资源控股旗下金至尊已发行股本50%的股份。
截至2013年6月,六福珠宝在内地的店铺数为1022家,加上金至尊的店铺数,共为1428家。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六福店铺的增加,必然导致其必须大量储备珠宝首饰存货,而随着国际金价的大幅走低,六福将面临存货减值带来的高风险。为了满足货源从第三方上货也对产品质量造成冲击。”
一位黄金企业高管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商业类的珠宝公司多是没有自己的产品,都是从第三方上的货品。不过也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并要为消费者提供正常的售后服务才行。
泉州珠宝首饰行业协会陈其荣在谈及珠宝首饰贴牌生产问题时,曾公开表示,“商家非厂家,无法全方位把关,发生这类问题时也非常无奈。毕竟商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在商品上架前逐件检验,一般都是抽查检验,造成品质问题的可能性的确存在。但是也不排除部分不法商家故意作假。”
六福第三方上货屡曝质量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第三方低价上货问题是六福不能回避之“痛”。
据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12月报道,六福集团误购一批假黄金,3单交易共550克。经查验,这批假黄金含金量仅为50%。六福珠宝常务董事罗添福表示:“这是迄今以来我们受到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冲击。”
六福珠宝负责人透露,查明集团某分行3单交易共购入约550克假黄金,总购入价为9万多港元,损失约4万港元。部分假黄金经化验,证实其主要含量为黄金占约50%、铱锇约占40%。
业内人士称,有人将来历不明、印有“999.9”字样的黄金饰品,送去六福各区的珠宝金店变卖。这类黄金饰品在随后的检测中,被发现含金量为50%到90%之间。
这批假冒黄金饰品主要分为“合金类”和“夹心类”两种。合金类用铸模方式制造,款式有珠筒形、方牌等,饰品成分含有铱、锌、铜等金属元素;夹心类则主要有锉平链、珍珠链等,面层是足金,中心却夹杂有银片或铜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