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IPO开闸投行收入揭秘:国信暂居榜首 中金失良机

2014年02月17日 08:19    来源: 金陵晚报    

  IPO重启后,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大型券商仍牢牢保持新股承销的强势地位。

  《金证券》记者统计发现,48家已完成发行的IPO企业,分别由27家投行担任主承销和保荐机构。其中,国信证券保荐6家居首,分别为东方通、斯莱克、晶方科技、思美传媒、天赐材料和东易日盛。6个项目为国信证券带来2.08亿元的承销、保荐收入;其中仅晶方科技一单,国信证券就入袋6012.22万元,占比超过三成。

  招商证券紧随其后,将1.92亿元的承销保荐费收入囊中。其保荐项目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是牧原股份、金一文化、金贵银业、创意信息。

  中信证券凭借陕西煤业和海天味业两个大单,也成功跻身前三。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煤业包括三家联合主承销商,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和中信证券。假设三家投行平分16000万元承销、保荐费,中信证券可分得约5000万元承销费;加上海天味业贡献的1.34亿元,中信证券总收入或将在1.84亿元左右。

  此外,广发证券、中信建投、民生证券等投行收入也超过亿元。华泰联合、东北证券、国元证券、长江证券等上市券商IPO承销保荐费收入均在5000万元以上。

  中金意外失手奥赛康

  投行兑现收入的前提,是顺利IPO。不过《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本轮IPO重启以来,约有10家拟上市公司暂缓发行。像奥赛康、石英股份、慈铭股份和宏良股份等暂缓发行的公司,仍在油锅中煎熬。

  暂缓发行的原因不尽相同,有证监会要求暂缓的,也有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主动提出暂缓的。据证监会方面透露,石英股份是因为证监会接到有关信访材料,对公司信息披露提出异议;慈铭股份则是证监会在调阅其路演推介材料后,发现其中存在需进一步核实的情形,两家公司均需等待核查完成。因受到财务质疑而暂停发行的宏良股份,目前也没有重新提起上市日程的安排。

  根据此前的公告,奥赛康老股东可直接套现31.83亿。中金将从上市公司赚承销费6311万,帮老股东减持赚得承销费2亿,总承销保荐费接近3亿,足以赶超国信证券的领先地位。然而今年1月10日凌晨,证监会紧急叫停奥赛康发行,中金兑现利润也暂成泡影。

  “老实说,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发行,这个要看证监会的安排。”一位了解奥赛康发行事项的投行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

  因受罚而无缘首批的投行,更加失意。其中,由于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平安证券保荐业务被暂停三月,直接影响到平安保荐的5家公司。光大证券也曾于去年遭到监管部门处罚,影响到已过会IPO项目。

  真正较量看后备项目

  “首批上市项目带有试探的成分,据我了解,很多投行都故意将一些项目往后压。”上述投行人士对《金证券》记者坦言,自己所供职的投行也不例外。

  “我们是和客户说明情况后,由客户自己选择。不怕发行价低的公司,才会冲击首批。”在这位投行人士看来,后备项目是否充足,才是影响投行利益的根本因素。

  来自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IPO排队企业累计695家,其中上交所排队企业有173家,深交所中小板285家,创业板排队的有237家。据东方证券研报分析,从储备情况来看,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证券的项目数量领先,国金证券和西南证券IPO潜在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最高。

  北京一位投行高管对《金证券》记者表示,“IPO关闸长达一年多后,券商已经意识到依赖IPO是行不通的,发展资本中介业务和创新业务是新方向。对投行部门而言,虽然IPO仍占重要地位,但比重会有所下降,并购、债券等业务会兼顾。”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