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1日,共有23只新基金成立,非股基金占比超65%
非股票型基金发行回暖
年初多为基金发行淡季,但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呈现全面回暖之势。Wind资讯显示,截至2月11日,共有23只新基金成立,比去年同期增加15%。这些新基金的募资总额超过310亿元、单只基金的平均募资规模超过24亿元,2个指标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一低一高的吸引力
新基金发行的增量主要体现在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等非股票型基金上。在23只新基金中,非股票型基金占比超过65%。基金市场规模变化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2月11日,债券型基金总数由216只提升至394只,占全部基金总数量的比例由18%提升至25%,资产净值由2572亿元增加至2908亿元,占全部基金总资产净值的比例由9%提升至9.8%。货币型基金由107只猛增至153只,数量占比提升至9.7%,资产净值由7571亿元提升至9105亿元,占比由26%提升至30%。
非股票型基金发行回暖,与标准化资产投资产品更受投资者青睐有很大关系。据统计,2013年有20多款信托产品出现违约风险预期,涉及信托公司10余家。尽管以多种方式形成了有惊无险的结局,但此前承诺的刚性兑付还是让投资者画了不少问号。
宏源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部主管邓海清认为,从存量资金变动的大方向看,投资者对固定收益类信托、信托贷款等以非标资产为基础的投资渠道或产品的安全感下降,造成资金配置进一步分流。而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作为典型的标准化资产投资产品,其审批、备案等监管程度显然更严格,更让投资者放心。
原因之一,非股票型基金的投资风险相对较低。从国外经验看,如果投资者对长期风险偏好下降,一般会放弃风险较高的权益类产品,把资金投入到短期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低风险产品。原因之二,非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也颇为诱人。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包含A、B两类的160余只货币市场基金全都“赚了钱”,其中90余只A类货币基金2013年平均净值增长率达3.87%,60余只B类货币基金2013年平均净值增长率达4.07%。
货币基金成为2013年基金业的“黑马”,已是不争事实。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孙昭杨认为,由于主要投向存款、短期债券等货币市场工具,在资金成本居高不下背景下,目前货币型基金的回报率仍有一定“吸引力”。Wind资讯显示,截至2月7日,纳入统计可比的156只货币市场型基金(将理财型基金剔除后计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5.54%。其中,收益率超过6%的基金达54只,有7只收益超过7%。而此前一周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为5.89%,超过同期短期理财基金。
“低风险”和“高收益”促成非股型基金投资需求的大幅增长,也是今年以来新基金募集资金连创新高、发行如火如荼的主要原因。
市场更重视流动性管理
货基发行热无疑与利率市场化“棋到中盘”有关。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宋楠认为,资金利率的飙升是很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内因是利率市场化,另一方面则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行为模式的转变,最终体现为货币市场收益率的短期飙升,进而推动货币基金发行升温。
从技术层面分析,货币型基金的创新改进之处也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投资者需求。原来是T+2交易制度,交易效率相对不高。T+0的出现,则极大提高货币基金申赎效率。之后,基金公司推出针对投资者保证金的场内货币基金等举措,能让投资者直接通过账号在交易所申购货基,让部分货基成为炒股资金的“中转站”。而互联网金融渠道的创新,更是将基金发行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邓海清认为,实质上,货币基金的发行热反映出整个市场对流动性管理的重视程度。由于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每一家金融机构都有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需求。较之1至2年的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来说,货币型基金对流动性管理显然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