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彭博行业研究:2014亚洲银行业展望》指出,尽管亚洲各银行或普遍将因QE缩减导致的利率提升和息差扩大而受益,但中国银行业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利率市场化、坏账率提升等诸多负面因素。彭博研究员陈永富认为,2014年,仅利差因素或将使得中国银行股股东回报下降约10%
《展望》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QE)的逐步退出将成为亚洲银行业在2014年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债券收益率和利率可能会上升,提升银行的净息差;另一方面,流动性收紧以及利率上升可能也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
利率市场化或进一步压缩利差
陈永富认为,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还将受到利率市场化推进等因素的负面影响。
历史数据显示,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央行已相继调高利率,以阻止资金外流。《展望》认为,其他国家可能将跟进,以支持本国的流动性。
陈永富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银行业目前同业拆息利率远高于央行基准利率的情况将得到改变。下一步,存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将进一步压缩银行业的净利差。
“目前,存款利率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我们可以看到去年中国银行业整体净利差已出现下降,平均从第一季度的2.7%下降到第三季度的2.5%。”他说。
针对2013年被视为“打到”银行的互联网金融,陈永富认为,相较于45万亿的个人存款总规模,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所占有的存款数额仍然较小,目前难言“冲击”,但其增速不容小觑。
他表示,类似于P2P网贷、余额宝理财产品等可以看作是网络版的“影子银行”,监管层不会仍由其规模、风险无限制扩张。“未来1、2个月应该会有新的规定来监管这些产品。”他说。
坏账风险已显现 风险贷款或达13.4万亿
与此同时,亚洲银行业或将共同面临一个新的坏账周期所带来的风险,其中,中国银行业已显露坏账带来的压力。
《展望》指出,2013年,印度、中国和韩国的许多银行已显示出坏账率增长的现象,这一趋势或将持续到2014年。
据彭博测算,15家已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三季度总体不良贷款余额增至 4420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0%,为2010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17%,为国有控股银行之首。不良贷款准备金余额整体增长17.9%,亦反映了不良贷款的增加。
据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测算,截至2013年3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体不良贷款余额为4590亿,较年初上升约569亿;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87%,较年初上升6个基点。而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测算,目前上市银行的真实不良率应在1.19%左右。
《展望》指出,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或归因于中国的债务负担。贷款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存在问题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提供资金。这类贷款给中国各银行造成的风险可能高达13.4万亿元,是上市银行4.7亿元资产总额的近三倍。地方政府的银行贷款总计10.1万亿元。此外,总计3.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权和信托融资中的大部分可能也有银行持有。根据审计署的报告,2013年6月的逾期债务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债务总额的6%。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预测,2014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仍然较大,拨备压力可能进一步增加。全年不良贷款余额仍会有一定幅度上升,不良贷款率可能增至1.1-1.2%。如果GDP增长率接近7%,而商业银行无法出台有效措施控制潜在风险,不排除不良贷款率增至1.3-1.5%。
银行股回报下降或逾10%
《展望》综合多方意见预期,2014年,经济减速可能将导致贷款需求及银行的定价能力下降,这将削弱QE以及利率上升带给银行业的收益。随着信用成本上升,预计2014年净资产收益率中值将降至14.8%,低于2013年的14.9%和2012年的17%。
陈永富认为,中国银行业净利差收窄20个基点将使得银行股股东回报下降10%。与此同时,国务院“107号文”收紧影子银行业务的举动将减损商业银行的费用收入。2013年前三季度,15家上市银行净费用收入总计4200亿元,3年增长94%。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 采访时表示, 2014年某些银行出现利润负增长也未可知。“一种情况是2014年银行的坏账率延续2013年的水平,那么可以预计2014年银行业利润增速在10%左右;但假如控制不好,2014年在政府清理地方债务的过程中,银行将会有更多的不良资产显露,对于有些银行来说能不能保持增长都是一个问题。”尹中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