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国银行业十年:技术性破产到利润过万亿

2014年01月07日 09:45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手记

  “我的终点,就是我的开始。” 英国诗人艾略特曾用这句发人深省的格言描绘人生。过去10年间,这句话也成了中国银行业的真实写照。

  10年有两位主角: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2003至2013年10年间,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像是经历了一场“涅槃重生”。

  10年前,中国银行业曾被外界认为已经到了“技术性破产”的边缘,很多银行由于背负历史遗留的巨额坏账损失,盈利能力也不被看好,再加上违法案件频发,很多人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质疑。

  10年后,中国银行业的变化足以让那些曾经的质疑者为之惊叹: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中国银行(601988.SH)、交通银行(601328.SH)、招商银行(600036.SH)6家银行在2012年集体跻身世界500强企业排名。

  10年前,外资银行在中国更像是一个“另类”,他们的员工大多是外国人,衣着靓丽;他们在中国的金融业务刚刚开始,还稍有些摸不着头脑。

  10年后,“外资银行们”已经如鱼得水;他们在中国的资产从零增长至超过万亿元;他们的中国区负责人由老外变成了熟悉中国金融规则的中国人。

  10年,中国的银行业发生了太多故事。

  监管嬗变:银监会“出炉”

  2002年,关于央行双重角色的争论愈演愈烈———既是货币政策决策者,又是银行业管理者———彼此冲突。业界呼吁,一个独立的银行业监管机构,有助于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之前,整治与清理国内商业银行。

  对于这种呼吁,魏加宁是强有力的支持者。当时还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的魏加宁曾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2001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准备认真研究一下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问题。在国内调研和出国考察的基础上,课题组提交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其中的一份内部报告提出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适度分离的建议。

  魏加宁说,“至于当时中央最后是如何论证和决策的,我既没有参加过论证,更没有参加过决策。”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监会成立,首任主席刘明康一直称自己为“工作在一线的救火队员”。如今,中国银监会已经走过了第一个10年,这10年所带来的最大成就便是今天规模庞大的中国银行业。

  作为履行金融监管职责的特殊职能部门,衡量银监会过去10年工作得失的标准并不在于银监会本身,而是其监管下的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态势。从银行业自身的数据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资本净额、资产规模成倍上升,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大幅改善,抗风险能力逐渐增加。

  据《中国银监会2012年年报》显示,2012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47家,资产总额133.6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上升至295.5%,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56%。

  这样的数据令10年前较为流行的“中国银行业已技术上破产”和“贱卖论”等言论不攻自破。与时俱进的银行业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缴纳了巨额税收的同时,更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已卸任银监会主席一职的刘明康向《中国经济周刊》回顾了银监会的发展,并坦言:“近10年来,银监会推动银行业牢牢把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转型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银行业体系,鼓励创新体制机制和服务产品,助推破解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大幅提高。”

  时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坦言,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银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快速扩张时期,能否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对银行业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于2003年正式成立,并在随后推进中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银监会成立至今,曾先后发布实施了600多件监管规则、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主要风险的审慎监管规则体系,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蔡鄂生表示。

  正是在这种风险意识的约束下,中国银行业的实力逐步开始让世人惊叹。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